语文“阅读指导与研究性学习”初探

三明四中:陈珉

随着课改实验的广泛开展和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新教法的科研之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系统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这就是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为了贯彻落实课改新理念,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了“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与研究性学习”这一课改实验课题,试图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式与阅读指导相结合,教会学生因文而异地寻找语言材料中可供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结合点,进行研究性学习。改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构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家都知道,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人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领域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它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学方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

如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和客体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独立性和依赖性的二重统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因为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阅读指导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改教研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以课堂教学为“示范基地”,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他们掌握如何获取研究性学习的大量的有效的信息,提高他们阅读研究的自主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同时,还为学生们精心设计并灵活巧妙地创设了可供他们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即组织一些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出书本,走出课堂,使之形成一张教与学、课内与课外、师生平等互动的新语文教学之网。具体做法和步骤是:

1、授之以法

以“示范——模仿”的方式,指导并培养学生阅读语文的方法和技能。这适用于以发展学生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活动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与培养。即通过“示范”、“模仿”,达到“授之以法”的目的。

2、提出专题

由学生在预习阅读及课外自由阅读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研究性阅读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研究性阅读定向。对初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以确保专题研究性阅读有序、有效地进行。例如,我们设计了“简报制作”、“主题手抄报评比”、“诗文赏析活动课”等专题,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优美时文的阅读与收集”为课题的校本课程,与之相辅相成。

3、收集资料

前面讲过,“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同时,阅读也是搜集研究资料的最基本的途径。由学生自主独立或由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相关资料的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是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兴致勃勃地畅游知识海洋,去完成他们的研究发现的学习过程。收集资料,其实是开放性的阅读,它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 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渠道和经验,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4、合作探究

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之后,就应组织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讨论甚至争辩、以达深入探究的目的。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品质,有助于他们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5、交流评价

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最终的专题研究成果,在班级进行交流或展示。然后由其它同学相互评点,最后由教师做出总体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专题研究性阅读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以充分鼓励为主),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让学生能够尝到研究成果的甜头。

由于我们在该课题的教研实验中,合理地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时空的广度和深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对祖国的语言文学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更多的积累及运用的机会,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杂文收录   研究性学习   书本   方式   发现   专题   方法   知识   学生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