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教师要有真性情

在世界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作为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内容和新世纪教育改革重大举措之一的语文“新课标”的实验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展开,如何领会和贯彻新课标精神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也正热烈开展起来。

我们高兴地看到,新课标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在阅读方面,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有独到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写作方面,新课标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在学习方法方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喏喏。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都是:教材和教参说一,教师不敢说二,生怕教错了导致学生考试出错;学生不小心说二,教师就赶紧劝其和教材和教参一样说一,以防与标准答案不同而失分。

在对教材和教参奴才般的敬畏下,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人云亦云,慢慢丧失了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人格,用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的假面具罩住了自己的真实面孔,用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的声音代替了自己的语言,用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的感情代替了自己的感情,不敢哭、不敢笑、不敢唱、不敢跳、不敢痛、不敢号,成了一个个盲目的传声筒,成了一个个失去自己的性情的机器人。

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如何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能“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如何能将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体”?如何能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因此,要领会和贯彻好本次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精神,推动语文教学向新世纪迈进,首先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就要做个真性情的教师!

其一,我们要大胆坦露自己的真感情。

朗读时,想哭就哭,当笑就笑;伤感处自可哽咽泣下,激昂处不妨手舞足蹈;作者情感当然要顾及,但己之感情更要真实表。

分析时,不必总跟着教参跑。人物可恨就说可恨,人物可爱也不必就尽往他头上扣高帽;正面事物固然需要赞美,反面事物也不必就硬往“黑暗、封建”上靠。

其二,我们要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通过自己深刻的、独树一帜的见解,通过自己勇于、善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精神,去影响和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

例如,当“非典”这一话题进入作文时,我们侧重的往往都是对医务人员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的赞美、对伟大祖国强大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歌颂。但我们更应将自己的关于“非典”所反映出的民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机制、国人的某些恶习恶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许多国人心理的不堪一击等问题的思索和见解勇敢地告诉学生,并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

其三,评价中多些真情话。

作文评语为例。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乃至家长沟通次数较多、范围较广的一种文字交流方式,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从传统作文批改中出现的学生对文中的关于错别字、病句等方面的批改漠不关心,但一定要看看教师所给的评语这一现象就可反映出来。传统作文评语多是教师以权威者的地位,以居高临下的口吻措词。内容则多是“语句通顺、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等,既囿于陈式,又面目冰冷。长此以往,不但评语中所提意见不能对学生的作文修改起促进作用,而且会逐步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老师不负责任,只是用这些套话来敷衍塞责的不好印象,从而逐步拉开师生心理距离,从心理上破坏学生对作文批改甚至语文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评语应少一些“语句通顺、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等毫无温情的客套话,应多一些“你笔下的骆驼公园美得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时,老师心情很愉快。如果你把那时的愉快心情写上该多好!”、“矛盾发生了,妈妈气跑了。但以后怎样呢?因此,我觉得就此结尾显得太匆忙。若能对矛盾以后的情况予以适当交代,则能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你觉得呢?”之类的充满真情的话。这是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尊重,更能影响学生在作文中写真心话、写真情话。

只有当我们教师大胆坦露了自己的真感情时,我们才可能用她去感染学生,才可能使学生放开心灵随我们一起浸润到文学作品中去,才可能引导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

只有当我们教师随时都能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时,只有当我们宽容地对待任何学生的任何不同见解时,我们才可能希冀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只有当我们教师真正地用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真情去与学生展开交流与沟通时,我们才可能希冀学生自觉去地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与我们进行平等的、真情的回应。

新的教育形势下,新课标下,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真性情,应该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真性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杂文收录   教师   通顺   评语   见解   语文教师   感情   教材   精神   方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