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数学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角的概念, 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会进行角度的换算是重点.

  2.难点:角的表示、角度的换算是难点.

  3.关键:学会观察图形是正确表示一个角的关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量角器、时钟、四棱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时钟、四棱锥.

  2.提出问题:

  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都给我们什么样的平面图形的形象?请把它画出来.

  学生活动:进行独立思考、画图,然后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一条射线OA绕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得到的平面图形 角.

  板书:角.

  二、新授

  1.角的概念.

  (1)提出问题:

  从上面活动过程中,你能知道角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学生回答:两条射线.

  (2)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下图)

  2.角的表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37页有关内容,了解角的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讲解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着重讲解一个顶点有多个角的表示方法.

  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

  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板书练习,其余学生独立练习.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对多数同学作出肯定评价.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38页思考题,进行小组交流,获得问题结论.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交流,并用多媒体演示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并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答案:分别形成平角、周角.

  3.角的度量.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8页内容,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及度、分、秒的换算.

  板书:1周角=_____ ,1平角=_____ ,1 =____′,1′=____″.

  学生活动:思考并完成上面的填空.

  例: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教师讲解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39页练习.

  2.计算:(1)48 39′+67 41′;

  (2)90 -78 19′40″;

  (3)22 30′ 8;(4)176 52′ 3.

  此:此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地进行小组交流以解决练习过程中的疑难,教师巡视过程中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以答疑解惑,并请学生板书后再讲评.

  3.想一想:时钟在5点15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师生互动:观察时钟在5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处位置,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先从时针在分针转动到15分时,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的关系,并请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76.5 .

  四、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完成本节课的小结:

  1.什么是角?组成角的图形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角?

  2.本节课还复习了平面、周角?怎样得到这两种角?

  3.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换算的?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44页习题4.3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如下左图所示,把图中用数学表示的角,改用大写字母表示分别是________.

  2.将上右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填入下表:

   1 3 4

   BCA ABC

  3.() =_____′=_____″;6000″=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4.在钟表上,1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A.150 B.165 C.135 D.120

  5.下列各角中,不可能是钝角的角是().

  A.周角B.平角C.钝角D.直角

  三、解答题.

  6.计算:

  (1)53 28′+47 32′;(2)17 50′-3 27′;

  (3)15 24′ 5;(4)31 42′ 5(精确到1″).

  7.如下图,分别确定四个城市相应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

  8.想一想,做一做.

  (1)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

  (2)请用字母在下图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

  答案:

  一、1. ADE, BDE, CED, B, AED

  2. 2 5 BCE BAC BAD

  3.7.5′450″100′()

  二、4.C5.D

  三、6.(1)101 (2)14 23′(3)77 (4)6 20′24″

  7.30 ,0 , 120 ,90 8.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度量   周角   平角   分针   时针   时钟   课堂   图形   数学   教师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