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幕》教案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欣赏戏剧的矛盾冲突与语言之妙
二、 教学手段:
播放戏剧片断、教师讲解、课堂讨论
三、教学步骤
(一)背景介绍: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XX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是他的处女作、代表作,发表于 30年代,另外他的代表剧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故事梗概: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这就是后来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儿去投河……
三十年后,在畸性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狠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火,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时间 地点 事情
三十多年前 无锡  周朴园与侍萍相爱,并生了两个儿子
三十年前除夕 无锡 周家为了 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为媳,赶侍萍出门,侍萍和小儿子投河自尽,后被人救活。
三十年来 外乡  侍萍流浪外乡,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侍侯人,嫁过两次,与鲁贵结婚,有了一个女儿四凤。
三十年来 周公馆 周朴园为了纪念侍萍,保留着侍萍的喜欢的物品、保留关窗的习惯、记住侍萍的 生日。
从前 哈尔滨 周朴园包修江桥,故意让江桥出险,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条性命扣下三百块钱。
最近 矿上 矿工罢工,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周朴园收买工人代表,签订复工合同,开除鲁大海。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1、揣摩人物语言
2、探究舞台说明
3、把握戏剧冲突
(二)结构
第一场:开头至的“不成,不成,老爷睡觉呢。”第二场:从“(走至中门)来人!”到结束
第一场戏又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朴园向鲁侍萍问起三十年前无锡发生的一件事。
    第二部分:周朴园以为当年的侍萍已经投河死了,但是仍然念念不忘,并打算为她修坟。
    第三部分:侍萍没有死,命很苦,周朴园对侍萍的命运却无动于衷。
第四部分:侍萍就在周朴园面前,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的阶级本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两大矛盾冲突:
①鲁侍萍和周朴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鲁大海和周朴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
第一部分
感情纠葛:揭示家庭腐败荒淫,走向没落。
第二部分
劳资冲突:暴露社会矛盾激化,面临衰亡。
(三)语言:
精读的一部分中周的语言并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说说周仆圆在认出侍萍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你,你贵姓?”——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感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
“哦,侍萍!(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恐惧,害怕,怕鲁侍萍揭其疮疤,因而声色俱厉。
“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了解侍萍来因,缓和语气,稳住侍萍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周朴园对鲁待萍表达情意。真?假?
“那更好,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好的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欲以金钱收买,借此掩盖罪恶。
*小结: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四)人物性格:
讨论:
1、30年来,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1)一直保留旧雨衣、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
(2)一直保留家中的一切侍萍喜欢的摆设。
(3)一直保留关窗的习惯。
(4)记住侍萍的生日。
(5)把侍萍美化为贤慧、规矩的小姐。
(6)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2、他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1)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是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2)周朴园:梅家的 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3)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里么?
(4)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抑郁而死,第二个妻子繁漪桀骜不逊,儿子周萍对他敬而远之。他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相比之下,他觉得还是侍萍温柔贤慧,于是他对侍萍的思念便成了后半生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
3、周朴园是怎样对待活着的鲁侍萍?
(1)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 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找)
表现:
“惊愕”——吃惊而发愣。
“忽然立起”——已坐立不安。
“连忙”“不,不,不用。”——害怕与侍萍见面。
“你先下去吧。”——毫无要帮助侍萍的意思。
(2)当他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周朴园又如何表现?
表现: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 了。”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呢!”
*周朴园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从这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1)因为家庭生活不如意,所以他常常思念鲁侍萍;后来当鲁侍萍出现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自己的阶级尊严,所以对鲁侍萍冷酷无情。
(2)从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十分自私、虚伪、冷酷的人。
*鲁侍萍的性格:
当她感觉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
——嘲笑、讽刺周朴园的卑鄙无耻
——冷  静、清   醒
当她面对周朴圆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
“不是我要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叱责周朴园的始乱终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刚  强、自  尊
小结:
周朴园:
自私、虚伪、无情、贪婪、丑陋的封建资本家。
鲁侍萍:
勤劳、善良、受苦、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五)戏剧语言特点
1、戏剧语言的种类
舞台语言(也叫舞台说明):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人物语言---人物对话、独白等。
2、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3、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个性化语言举例(一)
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 周朴园     侍萍。
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4、什么是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潜台词分析(一) 
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潜台词分析(二)
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 鲁侍萍   也活着。
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 周朴园   哦。
潜台词分析(三)
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他是你的弟弟呀!)
 周    萍     你是谁?
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我就是你的亲生妈妈啊……)
5、什么是动作语言?
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动作语言示例
 繁漪 (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暗示)
 周萍 我已经准备好了。(推动)
 繁漪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  (暗示)
动作语言分析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暗示)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推动)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推动)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到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推动)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语文   高中语文   高二语文   潜台词   无锡   雷雨   支票   十年前   暗示   戏剧   小姐   动作   语言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