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一、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小说的理论知识,如叙述、场景、人物、主题等。
这些都不可或缺,但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却都感受到,决定一篇小说能引人入胜的是?(停顿,等学生回答出“情节”后板书情节)今天,我们一起走入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来探讨情节的奥秘。

二、 梳理情节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情节四个部分——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主要内容(ppt2)。等两三位同学发言后,教师出示ppt3。

三、探究一:情节设置的用意
    从同学的回答可以发现,大家比较困惑的是小说的开端和高潮。是的,这篇小说有两处与一般小说不同,一是发生部分很长,尤其是7-20段花了大量笔墨;二是设置了两个高潮。那么请大家思考(ppt4),可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回答对的直接出示ppt5、6
教师总结,完成板书情节模式,下面写上的“生发”、“揭示主题”。

四、 探究二:摇摆及其作用
我们还发现,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主要事件无非是开端的赏玩葫芦(2
-6)、课堂上没收葫芦(28、29)、教员家访父亲砸葫芦(31-36)等几处。你能体会到作家是如何设置这三部分的情节的吗?这样有何作用(ppt7)?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若回答提到起伏等内容,教师出示ppt8、9,并板书
摇摆。
学生继续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逐渐展示ppt10、11、12、13。
教师总结摇摆的作用(ppt14)。

五、 小结:情节模式及情节原理
可以出示ppt15,也可以跳过。

六、 拓展运用
请大家阅读课后p68-70的知识短文和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看看作家是如何在小说中运用情节理论的。可试着写一篇或一段文学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教案   语文   高中语文   高二语文   葫芦   清兵   板书   开端   高潮   情节   作家   作用   教师   学生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