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范文

  1、利用“猜想”的情景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新课阶段达到良好效果。

  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多得多"比较恰当。所以“90比40应该'多得多',80比65才应该是'多一些'”。

  3、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其实要让学生用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4、学生对超市里一些商品根本不知道实际价钱,缺乏感性认识,课中有这种练习建议:应适当修改。“猜一猜”的练习形式很好,如果学生猜不中时,老师就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提示,让学生逐步调整。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猜一猜,效果更好。

  5、本课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发生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感性认识   例题   多得多   局限性   宽松   活跃   形式   效果   数学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