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20xx.11.4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重点难点】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知识链接】
1.说明文。
说明文是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的种类。
(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3)科学小品文。
3.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4.常用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5.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明确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方法、品味说明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崇(chónɡ)  和谐(xié)  惟妙惟肖(xiào)  匀称(chèn)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描绘或模仿得十分精妙逼真。(惟妙惟肖)               
(2)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独一无二)
(3)技艺精巧,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巧妙绝伦)
(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奇观)
(5)在本地选取所需的材料。(就地取材)
3.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二、合作探究。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文章为什么只重点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课后第二题)
(1)“比较”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是有记载的”使文章增加了可靠性。
(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当时”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
研究结果--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
4. 从文章中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简要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示例:第一自然段中:“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举例子:“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洞的形状。
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款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作引用:引用意大利人马可·渡罗的赞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的坚固。
三、达标检测。
品读文章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①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③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作比较 ③摹状貌
2.“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几乎”是表示程度的,表“差不多”“基本上”,但不是“完全”“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路面平坦,与桥面平行”,就变成完全平行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几乎”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走进桥文化
1.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
(2)
2.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桥。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八年级语文   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中国   石拱   桥洞   说明文   坚固   顺序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