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语句优美,层次清晰,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可读性强,是学生语言积累和情感体现的好材料。所以在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把“神奇”一词作为切入点。

  第一课时,在学习了这株柳树生活环境恶劣之后,我再由学生细细品味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柳树的“神奇”之处,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受到感染,并从中有所启发。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将朗读,思考,交流融为一体。紧紧扣住“神奇”二字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文本,领悟文本的情感思想。上完这节课后,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文本理解。不能单靠读书,抄写笔记,或教师的说教,生动的课件,能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以,一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大柳树课件,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分析,理解课文所描述的词句。

  三、精读课文时,也是围绕“神奇”设问题。

  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我是围绕着:为什么说这株柳树是“神奇”的?这一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从柳树的样子,柳树的成长过程,两个大的方面思考,再通过对每个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深入体会,挖掘,去感悟柳树的“神奇”。

  四、九十九比一的哲理。

  通过学习课文的前几个部分,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中,“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从而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探讨柳树是靠什么成就了一片绿荫。然后问:这篇课文仅仅是写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引导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揭示人生哲理。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环境做抗争。

  但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有存在不足。例如:朗读的情感不够等等。以后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青海   课文   高原   上文   绿荫   柳树   课件   文本   神奇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