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词汇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习主动关心别人,营造温馨、友善

的人际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联系自身经历、见闻,加深对爱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与感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前准备】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句障碍。

教师: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假设一下,我们这双明亮的眼睛消失了,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盲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下面让我们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好吗?

要求:我说闭眼的时候,不要出声,心要静,我说结束的时候,同学们才能睁开眼睛。请一位同学帮忙,这位同学要闭着眼,拿着一个本子上来给我,再闭着眼回到你的座位。(注意这位同学在我说闭眼的时候,有一段话说完才能上来。)

好,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请慢慢地紧闭你的双眼:光明消失了,你的眼前只有黑暗,黑暗,无止无尽的黑暗……你是一个每天都看不见光亮,看不见色彩的盲人……(约1分钟)好,请慢慢地睁开你的双眼吧,谁先来说说刚才的感受?(刚才上来过的同学必须要说)刚才我们仅仅做了一分钟的盲人,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点盲人的体验(痛苦、烦恼)。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盲孩子,生活得又怎样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检查生字,请一位同学上台注音

(móu)       (chán)       (yǎng)(sū)        ( liàng) (qiàng)        (luán)

哞 哞       潺 潺        痒   酥酥        踉踉   跄跄         孪 生

 (pī)(lì)       (nìng)

  霹 雳     泥 泞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课文,并思考以下这个问题:

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把这些句段划出来。

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找出本文的文眼:——“快乐”,盲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快乐?

(是影子的陪伴以及影子 、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快乐、得到光明。)

2、欣赏文章美感

(1)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请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2)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把萤火虫和影子人性化,读起来有亲切感。

四、重点探究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1).你觉得盲孩子最后真的看得见了吗?

(2).你认为“影子”真的变真人了吗?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师: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用在“影子”身上,真是最贴切不过了。虽然,我们倡导大家帮助别人的本意不是为了寻求回报,但往往你付出了什么,你也就会得到什么。试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献出的都是爱,我们还怎么可能得到欺骗和攻击呢?像影子那样把关爱和温暖无私地送给别人,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美好期望,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拓展延伸:

美的东西总是让人留恋,当我们经历了一次爱的熏陶和美的体验后都很希望能把这份感觉留住吧?但我们毕竟时间有限,为了弥补我们心中的这份遗憾,然我们把爱心活动延伸到课外。同学们,请你们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一、整体感知                                      二、重点探究

1、线索    寂寞 快乐 惊喜     1、盲孩子最后真的看得见了吗?

               

  爱          2、你认为“影子”真的变成人了吗?

2、欣赏美感

(1)意境美                                        三、课外延伸                

(2)语言美                    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短文

(3)主题美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   影子   孩子   光明   盲人   萤火虫   课文   课外   同学   快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