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下册《十三岁的际遇》的教学反思

  《十三岁的际遇》上完了,我觉得这是我开学以来上得最快乐的一篇课文。从我的个人爱好来说,我比较喜欢散文,文字优美,清新淡雅,本文正好契合这 点。另外,这篇课文也符合学生心理,文中所涉及的北大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圣殿,有许多人文资源可以挖掘,田晓菲的少年成才经历也让同学们敬佩不已。抓住这两 点,就很容易地抓住了学生的心,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着眼于人文教育,我觉得正契合了这篇文章的主旨。在教授 新 课的时候我尽量用自己的真实理解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紧扣对文章优美、有韵味语言的品味和作者对北大深厚而复杂的'感情展开讨论和交流,努力培养学 生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另外,针对普通班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和恒心的教育实情,授课中我还从田晓菲的自信心开始拓展,鼓励学生树立必要的自信,要他们相信自 己能够化平庸为神奇,化渺小为伟大。同时用作者的读书经历启发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创造!鼓舞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不足的是我上课在对个别问题进行提问时,引导失误,学生好长时间才把握住要领,还有一些总结性的语言,我总结得不是很凝练。我想,这可能是由于我是新老师,很多经验不足所导致。以后我还要多向老教师请教,多向师傅学习。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成长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际遇   凝练   课文   下册   自信心   北大   优美   人文   语言   作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