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马呀吉松》教学反思

  《依马呀吉松》是一首藏族歌曲。“索呀儿惹洛”、“来斯马拉松松”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

  成功之处:同学们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载歌载舞,达到了教学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今年新接五年级,学生对识谱、乐理知识掌握的比较弱,所以在学习歌曲上比较吃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当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的跳起来,还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随音乐出教室可以达到一种课未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深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藏族   形声   巴塘   语气词   目的   都会   踢踏舞   乐理   舞蹈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