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①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2)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

  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文化素质,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2)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播放:视频《红楼梦》主题曲

  思考:①这是什么电视剧里的音乐?

  ②是根据什么名著改编的?

  点拨:大家都知道这是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的。那么四大古典名著除了《红楼梦》,还有哪三部?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过渡:这三部名著也被拍成了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为什么这四部名著对我们现在的人依然有极大的魅力?这四部四大名著产生于什么时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明清小说》。

  二、新课学习

  引导: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明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字。到了明朝,小说开始繁荣起来,清朝时继续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最为繁盛时期,盛开了无数娇艳的花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时期出现如此众多的小说呢。我们一起去明清去瞧瞧。

  (一)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图片:明清商业图片

  引导: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明清时代哪方面的什么情况?

  ——商业发展

  引导:明清商业繁荣跟小说繁荣有没有关系呢?①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层扩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点拨: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城市和城镇开始兴盛起来,在这些城镇中,一个不同于农民和地主的社会阶层——城市市民阶层日益增大。市民阶层的组成是复杂的,主要有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工商业从业人员、艺人等不靠务农为生的城市居民。他们大多工作繁忙,文化层次也并不高。

  活动:如果你是明清朝市民中的一员,今天你去买书看,书店里有《大学》《聊斋志异》《四书集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你会去买哪种呢?

  引导:由于小说文字通俗,情节吸引,市民阶层更渴望有通俗的文学作品供他们阅读、欣赏或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时,人们从事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能

  给小说提供什么?②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引导:刊印一本小说还需要什么技术?③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补充:④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二)明代小说

  1.阅读:P111“明代小说”部分,勾画批注:明代小说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从类别,形式,数量来思考。

  类别:历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数量:多

  形式:长篇

  引导:明代小说真可谓百花竞放,下面我们就采集其中最娇艳的三朵花。大家齐声说说这三朵花的名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点拨:由于这三本书产生于明代,又影响深远,因此被称为明代“三大奇书”,加上产生于清代的《红楼梦》就成为我们国家的瑰宝——四大名著了。

  “三大奇书”曾多次被搬上银屏,锻炼一下大家的耳力和眼力判断一下:这些歌曲分别代表哪部名著。

  视频:《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主题曲

  2.继续阅读:P111-113,填写下表:

  三大奇书

  引导:《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斗智斗勇的故事,大家猜猜这些是其中的哪些故事投影:《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图片

  点拨:这三国间有众多的势力,他们进行着一场又一场较劲脑子的斗争,这个就是个例子。

  引导: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就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思想内涵。那么在《三国演义》中,表达出来的倾向是最希望谁来完成统一?在魏蜀吴三方集团中,书里最尊奉谁,最贬斥谁?

  刘备、尊刘贬曹

  点拨:《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和民间传说基础上所写的,不管史书还是传说,都有这种倾向,这就直接影响了《三国演义》的作者。这种倾向认为汉是姓刘,那么接下来的皇帝也还是姓刘。曹操被贬的原因就是他不姓刘,不是汉皇室的后代,这也是《三国演义》思想上的一点局限。我们在学习三国时已经学习了曹操的情况,那么《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述符合历史吗?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过渡:《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帝王将相,下面我们来读读一部反映人民群众的小说。

  投影:《水浒传》图片及简介(上表第二行)

  引导:《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人物?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诸如晃盖、宋江、武松、李逵、杨志、林冲、鲁智深、阮氏三兄弟等。

  议议:《水浒》中的'英雄为什么要上梁山起义呢?

  “”

  点拨:《水浒》里的这些英雄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

  过渡:《西游记》大家最熟悉了,《西游记》吴承恩根据民间的神话传说而写成的长篇神话小说,总共100回,描写了唐僧在三个徒弟保护下不畏艰险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人物是一个师父,三个徒弟其中(投影)孙悟空,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勇于反抗的精神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你知道哪些孙悟空的故事?

  大闹龙宫、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智取芭蕉扇等

  投影:孙悟空相关图片以及上表第三行

  引导:孙悟空这样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表达人民为实现美好愿望而克服重重困难的坚韧精神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的愿望。点拨:作者借助神话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借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权力,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过渡:我们了解了明代三大奇书,下面我们来读读清代小说的代表《红楼梦》。

  (二)《红楼梦》

  师:中国十九世纪有句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奇书《红楼梦》。

  投影:《红楼梦》的图片

  阅读:P113-114“《红楼梦》”部分,勾画批注:

  1.作者:曹雪芹

  2.主要内容

  《红楼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贾宝玉林黛玉

  的爱情为核心,描写了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

  3.特点: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4.思想内涵:揭露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点拨: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贾府衰败、贾宝玉出家为僧、林黛玉惨死,结局预示封建制度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引导:小说描写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在全书介绍的人物就有421个,相当于莎士比亚37种戏剧作品的人物数量之和。这些人物,其身份,性格,语言都不相同,且都被严密的组织在一部小说中。你知道哪些人物,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①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单纯,没有功利心。

  ②林黛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③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炽热。雄心勃勃。

  ④王熙凤: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

  投影:《红楼梦》第一回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西游记   明清   水浒传   红楼梦   奇书   小说   明代   演义   中国   名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