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

  ⑵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⑵交流品味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感情和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

  ⑵感受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身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2、运用揣摩语言的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女儿和父亲关于座右铭的对答导入。重点在于体现马克思一生都在思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恩格斯的悼词,一起来触摸马克思的思想。

  二、走近伟人

  先请同学介绍自己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了解,再展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

  三、文体特点

  由标题的讲话可以得出本文是什么文体?由在墓前的讲话可以得出本文是什么文体?

  悼词这种文体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展示课件,教师总结。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能否根据悼词的结构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谈谈你的划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展示课件,教师小结。

  第二部分有7个自然段,结构复杂。请找出第二部分中承上启下的段落,说说你的根据。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第6段承上的句子是哪句?承上文哪几段?启下的句子是哪句?承启下文哪段?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生共同回顾3 5段。

  师生共同分析第7段马克思实践活动的两个层面。

  师生共同研究第8段的内涵。

  展示全文结构课件。

  五、合作探究,品读词句

  文中哪些词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谈谈你的理解。分组谈论。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课件、点评。

  六、迁移训练

  选取一位你崇拜的伟人,评述他一生的贡献和影响。注意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饱含感情的语言。

  七、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马克思   恩格斯   连贯   悼词   词句   课文   设计方案   文体   课件   墓前   讲话   结构   优秀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