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詹天佑》说课稿范文

  课文《詹天佑》讲述了詹天佑在政治背景黑暗的情况下,不怕困难,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后终于修建完京张铁路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1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3、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学难点

  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

  1、品读 2、精思 3、感悟 4、演示

  【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

  这一篇课文可以设定为两课时。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么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

  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杰出、爱国】

  2、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他的爱国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克服困难】

  【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老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内容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

  (1)、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3)、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4)、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交流,先标出小标题,再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感悟。【板书:勘测线路】【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可以运用品读法来进行。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詹天佑坚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3、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5、6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两段,画出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再标出这两段的小标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为了加深理解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在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同桌讨论,自己再画一画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朗读这段文字,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了。

  【对于这一段的设计,我认为,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让学生通过演示,从视觉上感知,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抓住“不满”“提早”“有力的回击”“赞叹不已”感知詹天佑的伟大,【板书:有力回击、赞叹不已】并让学生讨论课后问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接着再安排课内练笔,写出心中最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全班交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品读、理解、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此时安排练笔正好升华了课文的主体。】

  最后安排作业:就是拓展阅读,找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课文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到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2

  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今天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篇课文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文章选材典型,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使读者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了解一个伟大人物。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凸显了本单元的主题——“民族之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可能很到位,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及课外资料补充,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詹天佑的事迹,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杰出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

  在读、思、议、画、演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一中心。

  说教学难点

  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导——读——悟——积”四步教学法。即: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结合资料,读中悟情;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杰出、爱国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环环紧扣这两个词学习课文,从中落实训练点,突破难点。这样,课文的主镜头相当突出,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教学上能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易于掌握,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

  <第二环节>、结合资料,读中悟情;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

  1、爱国是詹天佑的魂,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呢?【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引导学生在理解“毅然”的基础上,读出詹天佑的坚决,毫不犹豫。

  2、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那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嘲笑呢?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词句,全班交流。

  主要引导学生圈画令人气愤的语句,如: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抓住“阻挠”、“要挟”、“嘲笑”去读去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阻挠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让学生看京张铁路地图【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进而认识这条铁路的重要性。

  ②由于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不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为什么会这么猖狂?他们凭什么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我链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课件出示】中国自1840年战争之后,常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特别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更加软弱无能,再加上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中国没有修筑铁路的专门技术人才,帝国主义的气焰更加嚣张。

  ③在理解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时,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图】引导学生理解“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进而感受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

  3、通过教师的激情小结:帝国主义国家看不起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工程师,更是对整个中国国格的侮辱!一石激起千层浪,顺势引导朗读:【点击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读了第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读到

  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屈辱、兴奋、担心……〕,因为......。】

  全班交流,并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愤怒,我们屈辱,我们担忧。我们的愤怒,也曾经是詹天佑的愤怒;我们的屈辱,更是詹天佑当时的屈辱;我们的担忧,也正是詹天佑的担忧。但是詹天佑(深情接读)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链接当时社会背景和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并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多种方法了解修路过程,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我为学生设计了四个活动。

  1、学生仔细读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用文中的词语给每个自然段标一个小标题。【课件出示: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 )”在书上标出。读到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出示课件,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并进行补白朗读。

  3、通过引导: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干?进入“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的学习。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思考:在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詹天佑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方法好在哪里?

  (2)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草图。【出示草图、学生在投影下讲解】

  4、小组内根据插图互相讲解,自制火车的模型卡片演示火车行驶过程。【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演示,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启发想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板书:创新】

  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思考,联系上下文讨论: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进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第四环节>、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1、学生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突破本课及单元训练难点。

  2、京张铁路修筑成功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詹天佑深情地说:【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因为《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拓展课文资料升华主题。

  3、课件出示作业:利用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篇人物日记,引导学生将阅读方法拓展迁移到习作中,拓展到生活中,形成“阅读——习作——生活”三者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课文   爱国   板书   杰出   课件   困难   铁路   线路   方法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