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分为创设情境、激趣质疑;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巩固训练、加深理解;归纳小结、分层作业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师首先引导学习回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初步解法,然后提问:“你觉得我们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对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帮助吗?”然后教师出示问题情境: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假如派你去购买这种商品若干件,从节省费用考虑,你应选择哪个商场购物呢?

  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本题具有一定综合性,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设置了5个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情况分问题进行有效探究:

  (1)甲商场购物款达到多少元后可以优惠;乙商场购物款达到多少元后可以优惠?

  (2)现在有4个人,准备分别消费40元、80元、140元、160元,那么去哪家商店更合算?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

  (4)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累计购物恰好是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

  (5)根据甲乙商店的'销售方案,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你能为消费者设计一套方案吗?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适时予以指导。5个问题中,问题(3)最为复杂,需要列不等式解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应予以重点讨论。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

  1此时,你能计算出两个商场的花费吗?为什么?

  2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两个商场的花费吗?怎样表示?

  3如果假设在甲店购物花费小,你能用不等式表示两个商场的花费关系吗?

  4这个不等式你会解吗?如果不会,那么把不等号换为等号后你会解吗?他们的解法相同吗?

  问题解决完之后,引导学生归纳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并与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进行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不等式   解法   下册   情境   商场   商店   过程   两个   教师   商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