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文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 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 学会珍惜母爱,学会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提炼母亲的品性和特点。

  难点: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思考、概括,合作探究,难处教师引导。

  教具:多媒体

  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ū) 绰号(chuò) 庶祖母(sh)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n) 侮辱(w?)

  2、 给出释义,让学生说出课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二、导人

  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 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每天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现在请你们回忆母亲给你深刻影响的一个片断。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教给我们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享用一生,我们应该感激她。我国的大作家,大学者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伟大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作者简介

  胡适(1891 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 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曾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

  3.读完后,用一句话概括出母亲在我眼中的形象。

  4.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二是作者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的几件事。三写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理解、研讨课文

  1、本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教案   新文化运动   课文   绩溪   胡适   母亲   品性   课时   母爱   难点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