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该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人口的迁移和影响因素,对于这两部分教材的处理很简单,课标要求为:根据资料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而考试对于特点这方面也较重视,在本章的内容中这节算次重点,是基于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基础上讲诉的,进而结合教材和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内涵,能够根据有关资料说出国际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够分析一地人口迁移的原因,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的展示总结归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索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会尊重他人不要对移民产生歧视,人人平等的情感。

  人口迁移分布的`特点

  人口迁移分布的特点

  二、说教法

  读图分析、活动探究、案例分析

  多媒体

  课本图1.8,人口分布的相关图表

  三、说学法

  1、利用图表历史知识分析解释,提高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2、结合社会潮流引入课题,吸引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同学们最近几年民工潮盛行,大量民工往东南部城市迁移,同时许许多多的外国公民在我国定居,又有许多我国公民定居外国,人口迁移现象从古至今一直不曾间断,为什么会不断的有人口迁移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口的迁移一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八页。

   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现象进行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进行学习。

  2、练习设计

  (分析)思考:请同学们说出下列人口迁移分别属于哪一类?

  A.15世纪扳卖非洲黑人奴隶

  B.王工程师因工作需要从前黄调往马杭

  C.三峡工程大移民

   设计意图:利用习题,知识迁移巩固活学活用,深入理解知识。

  3、总结设计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分析总结我国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迁移的阶段


       

人口迁移的特点


       

人口迁移方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


       

规模小,频率低


       

     

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有计划有组织进行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


       

流动人口增加


       

农村 城市;内地 沿海


       

务工、经商、学习、培训


       

  五、说板书设计

  人口的空间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人口   读图   图表   课本   移民   因素   现象   教材   情感   知识   高中地理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