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说课稿

  【教材简析】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教学方法】

  1、依据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通过课后思考题,逐段读议,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综合练习,把握课文要领,深化记忆,并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题眼,疏理线索

  1、学生自学课文,初知大意,读准生字字音,基本弄清新词含义。

  2、抓住题眼“爬”,进行议论:

  ⑴ 爬山的“爬”是什么意思你认为用“爬山”好还是用“登山”好,为什么?

  ⑵ 你爬过山吗请你说说是怎样爬的.。

  3、按“爬山前 爬山时 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指名读课文有关的自然段。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

  ⑴ 天都峰有哪些特点它的高和陡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出课文中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来读一读。

  ⑵ 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犹豫”“奋力”“终于”这些关键词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三到七自然段,体验人物的动作、语言:

  ⑴ “我”是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课文是怎么写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将如何向峰顶奋力爬去。再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奋力”这个词。

  ⑵ 最后大家都爬上峰顶了,用了“终于”一词,体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峰顶   老爷爷   课文   山峰   词语   顺序   爸爸   事情   自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