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解释及造句

  一、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二、造句:

  1、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2、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3、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4、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5、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6、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7、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8、读叔本华的书,我们不能囫囵吞枣,要含英咀华。

  9、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10、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11、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一目十行,虽看不知精神。

  12、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13、生活压力大,鲜枣来帮忙;囫囵吞枣引腹胀,细嚼慢咽帮减压,空腹睡前易烧心,加餐用来效果佳,鲜枣亦防胆结石,注意饮食用处广!

  14、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15、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16、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17、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8、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9、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20、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21、 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22、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23、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24、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25、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26、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27、读叔本华的书,我们不能囫囵吞枣,要含英咀华。

  28、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29、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三、成语故事: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想了一会,就得意地说:“我明白了!以后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只咽不嚼。那就既不伤牙齿,亦不伤脾胃。”

  旁人笑道:“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吃枣却难了,囫囵吞枣,怎么受得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教案   语文   造句   囫囵吞枣   含英咀华   生吞活剥   收效甚微   豪言壮语   要不得   走马观花   见义勇为   深思熟虑   大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