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说课稿

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  说课稿

一、             设计意图:

不同的形状、五彩的颜色、大大小小的饼干,这是幼儿在生活中最最常见,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这次活动是在幼儿能正确感知圆形、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饼干为材料,以饼干车间为背景,让幼儿模仿工人“进车间”、“分饼干”这些情景,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以图形的某一特征来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分层分配到各个游戏中,使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二、活动目标:

1、  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 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三、重、难点: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形成原因: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管是三角形、圆形、或是正方形,基本上都能对他们的特征有了基础的学习。但是对于按照物体的特征来分类对于小班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难度。小班的孩子对于分类仅仅只限于个别化,比如,按照颜色、按照形状来分类,但是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分类或者类似的逻辑思维是比较难的。

四、难点解决策略:1、角色扮演:整个活动,幼儿以工人的角色来参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 有效提问:活动过程中,教师经过一些有效提问来让幼儿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向,或者一些经验的提炼来学习。

五、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成两个车间。

2、每人手臂上戴袖章。(红或绿)

3、幼儿人手一份图形卡片,一个分类盒。(红或绿)

4、放大的图形卡片三分,磁性黑板上涌自粘纸贴成分类盒。

5、或驾车两辆,分别挂上标记牌。

6、记录纸

六、说活动流程:

(一)角色导入,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教师以饼干姐姐的身份交代游戏任务,幼儿马上就进入工人的角色,并且以自己袖套的颜色来进行分类,巩固了幼儿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进行单一特征分类的技能。

(二)操作探索,引导观察。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注重启发幼儿操作探索,主动讲述分类方法,让幼儿充分得到锻炼和发挥,并且在游戏最后以贴星的形式评价,巧妙的为下一个游戏做好铺垫。)

(三)搬运提神,拓展深化。

最后以装运饼干的游戏结束,并将分类要求再次提高,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结局完整,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小班数学   小班   饼干   角形   难点   车间   图形   特征   幼儿   颜色   数学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