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秋天》最新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重点字词,理解金色秋天的含义。

  2:熟读课文,会朗读课文并背诵其中一个自然段。

  3:理解“秋天为什么是金色的”,体验丰收的美景,让学生喜欢秋天。

  二、教学重难点:秋天为什么是金色的?

  三、教学课时安排:本次授课为第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第4课《金色的秋天》,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5页,昨天我们初读了第3课,学习了课文的第1段。

  二、复习:

  1、找一生读课文第1段,其余生思考:这一段讲了秋天的什么?读完后放课件看图片说:秋风、太阳、秋叶

  教师板书:秋叶太阳秋风

  说秋叶黄、落了;太阳柔和、舒服;秋风清凉与夏季火辣辣的太阳的光不同。

  2、我们齐读课文第1段。

  这一段的景物写主要是告诉我们秋天到了,这些是秋天到来时的基本特征。过渡: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课文第2、3段。

  三、新授:

  1、请看图,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先看近处,再看远处:①在清凉的秋风中,洁白的棉花连成一片,远处的水果树上结的果子挂满枝头。②菊花开放五彩缤纷,金黄的'稻穗也弯了腰。

  2、那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两幅图的呢?听杨老师给大家读课文第2段,请同学们思考:这一段写了哪里的什么的秋天美景。

  师在学生说的同时板书:田野果园公园

  3、师:课文又写了田野的什么呢?谁能找出句子读一读。

  找一学生读田野里的句子。

  读完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稻田稻穗)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就变成什么样子了呢?书上有个词叫“金灿灿”。

  再读这一句话。

  读完后看实物,“低垂着”就是弯着腰,为什么低垂呢?说明稻穗长得好,粒大饱满,沉甸甸的。“向人们点头“就是把稻穗当成人来写,是一个拟人句。

  总: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丰收了。齐读这一句话: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向人们点头。

  4、师:田野里还有什么呢?(棉花)

  请学生先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棉花怎么样?棉花什么颜色?

  书上怎么描写棉花的呢?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洁白的棉花开了……露出了一张张笑脸。”

  这也是一个拟人句,说明棉花的长势好,结的多。

  师总结:秋天到了,棉花也成熟了,丰收了。

  请学生齐读这一句话:洁白的棉花开了…….露出了一张张笑脸。

  5、课文写了果园里的什么呢?请找出句子读一读。读完后问:写了果园里的什么水果么?生说师板书:苹果、葡萄、桔子、梨

  板书完看图欣赏:苹果怎么样?有红又大个大颜色好

  葡萄怎么羊?水灵灵新鲜诱人

  桔子怎么样?金黄从颜色就可以看出

  梨子怎么样?黄澄澄

  请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师问:果园里的水果结的多么?哪个词写出来了?(满)

  果园里的水果香不香?找出句子读一读。(随风飘来阵阵清香)

  果园里的水果品种多不多?还有哪些水果是秋天成熟的呢?

  把你带的水果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说一说他什么味道?问一问什么香气?你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秋天果园也丰收了。

  齐读这一句话。

  6、课文讲了公园里的什么美景呢?菊花有什么颜色呢?

  师:在秋天百花凋谢的时候,唯有菊花盛开,惹人喜爱,书上还有个词语写出了菊花开始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齐读这一句话。

  7、看板书总:课文第2段分别从田野、果园、公园三处写了秋天的美景,并且告诉了我们,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

  8、齐读课文第2段。

  四、学习课文第3段,找一生读课文第3段。

  师:这一段是对金色秋天的赞美说秋天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觉得这幅图画上会有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师:这幅金色的秋天的图画真美呀!这个秋天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学们,你们觉得呢?再次齐读第3段

  五、师总结全文。

  金色的秋天,让我们感受了与众不同的美,更让我们骄傲的是这是个大丰收的秋天,你们高兴么?你们喜欢秋天么?

  六、通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你们喜欢秋天的什么?请你画一画,明天带来。

  八、板书设计:1秋叶太阳秋风

  田野:稻穗棉花

  金色的秋天

  2果园:苹果桔子葡萄梨

  丰收了公园:菊花

  3、美丽的图画

  《金色秋天》教学反思:

  本次我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教学第三课时,在熟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第一段文章之后,重点理解课文的第2、3自然段,让孩子们感受到秋天来了,秋天到了农作物成熟了,水果大丰收等,知道秋天为什么是金色的。

  近期我研究的课题是《情趣化教学在特教课堂里的探索与实践》,因此,在备本课时我把这个课题深深的融进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这个情景之中充分感受秋天的美、丰收与色彩。例如:课件制作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稻田图、棉花图和各种水果图,以及公园里不惧严寒的秋菊图。让孩子们在看图学文时,先从大量的图片着手,多感知、多认识,这样不仅让孩子们看到课文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还把大家带入了这个美丽的金色秋天,情趣化教学效果良好。在教授稻穗和棉花时,我还带来了实物稻穗和棉桃,走进学生,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这些大都市的孩子未必能见得到的东西,让他们稀罕得不得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其实而言,对于智障孩子来说,这些情绪化的教学方式,如果真真切切融入课堂,孩子们会注意力集中,学习劲头十足。

  另外,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每一次读,教师没有明确指出孩子们朗读的方向,作为教师,没有给孩子们具体的要求,所以大家的读是忙无目的,像是在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再让孩子们读某一句,读某一段时,这个过渡语一定要备的详细,备的有目的,给孩子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一遍又一遍学生的读才会有进步,才会一步一步靠近老师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最后就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还需要在丰富一些,要多样性,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金色   秋天   稻穗   板书   课文   秋风   棉花   水果   成熟   学生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