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景。在试教本课的过程中,听课老师两次对我提出建议,要注意课堂评价语言的精当准确,在此对两次试教的评价语言作如下反思。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

  语段:(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

  处理方式一:

  师:祖先的许多幻想而今都变成了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20世纪的成就太令人骄傲了,有一句诗来称颂20世纪的科技成就。(学生齐读这句诗)

  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中感受到科技成就之大。

  生:我感受到科技成就之多。

  师:你说的真棒,能读一读吗?(生读)

  师评价:读的真不错!还有谁来读一读?(再生读)

  师评价:读得真精彩!

  处理方式二:

  (学生先朗读这句话)

  师: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而且还读出了情,你们从中听懂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科技发展之快。

  师:你的理解很准确,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就是好像在一夜之间吹来一阵春风,形容科技发展非常快,“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千”和“万”来形容科技成就很多。

  师:你不仅给大家解释了诗的表面意思,还在此告诉我们,作者引用此诗的目的,赞叹20世纪科技发展之快,科技成就之多。

  师:能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来读一读吗?(生读,但不够流畅)

  师:我从你的语速中感觉到非常激动,几乎读不出了。还有谁来读一读?(生又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看了你笑咪咪的表情,我也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和舒适。

  教师语言的亲和力和激励性,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教法一中“真棒”等语句,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句,而在此中间,有一些赞赏和“鼓励”过头的情景: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听不到些微的瑕疵,唯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时还未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赞叹之语就已经脱口而出,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在实践中发现,开始的课堂气氛热烈,愈到后面愈冷清。分析原因,除预设环节之类的问题外,这种激励性评价的过于频繁和泛化,使评语的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大打折扣。

  教法二中,我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学生达到理解水平时,教师激励性评语及时准确,并富有激情。“听到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

  我还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揭示他们观点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的所在,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如:“听了你的朗读,看了你笑咪咪的表情,我也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和舒适。”

  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靠赞扬就能保护和维系。若教师的引导能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其思维和情感真正“动起来”,让思维与文本共舞,让精神律动,那也是入心的鼓舞和激发。教师应当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大胆陈述时,通过对学生的意见的恰当回应,为学生们指名学习的方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反思,评价甚至调整。如:“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 上百万年的总和。”而学生在读时,总是读成“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此我引导讨论两种读法不同的效果。孩子们在比较朗读后,说:“上百万年时间比百万年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仅朗读而言,针对学生朗读的重音、速度、停顿与感情是否到位,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再如:“刚刚这位同学读时,我怎么就没有听出他惊喜快乐的心情呢?谁愿意再读一读?让大家听了就好像亲眼看到科技的迅速变化。”“你读得很认真,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惊喜。”

  当学生由教师的点拨在思想认识或读书技能方面获得一些积极变化时,他们也就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世纪   教法   呼风唤雨   积极性   课堂   人类   评价   语言   教师   科技成就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