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P30例题及P31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题,收集信息

  1、出示教科书第30页的例题图。

  2、学生看图,师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解决问题(1)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个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2、学生独立解答并指名板书:5 3 15(元)

  15 20 35(元)

  1、分析第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2、提问:能不能列出综合算式?5 3 20

  3、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提问: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4、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板书:

  5 3 20

   15 20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板书:5 3 20

   15 20

   35(元)

  5、比较分布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异同处。

  6、小结:

  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去加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三、解决问题(2)

  1、出示问题(2)

  2、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四、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五、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虽然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某些概念性的知识需要教师传授、示范的我认为还是应该由教师引领着来学习。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混合运算,格式的要求非常重要,我认为必要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脱式运算的格式我采用了教师示范的方法,把完整的格式板书给学生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减法   乘法   算式   得数   板书   例题   等号   顺序   过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