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3篇

  《只有一个地球》介绍了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地球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学生思考回答)

  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答地球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悟地球的奉献

  1、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2、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来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活动二:论证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1、活动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发给学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引导学生围绕我们能否找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1)月球和火星的温度、大气含氧量和水分善能否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2)如果学生还提到其他星球,老师可以简单介绍其他星球的基本概况。也可布置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其他星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人为地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第二个空间呢?

  (1)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大胆假设和想象,其他学生对此提出质疑。

  (2)老师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的相关情况。

  4、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的感想,老师加以总结。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对地球,板书:地球(蓝色粉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只有一个地球。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完整。好,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1、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们来听写一下看大家预习的效果怎么样?【出示生词】

  遨游 渺小 恩赐 慷慨 目睹 自然资源

  ①自由读。

  ②我们一起读一遍。

  ③这些词语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出示:

  矿物资源(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可以再生)

  ④齐读一遍。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试着概括。

  4、好,先来看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你找到书上的关键句了吗?请你来说!地球渺小。【板书:美丽渺小】【板书:资源有限】【板书:无法移居】【板书:精心保护】

  三、品读语言

  1、本课是一篇说明文,在三年级就学过一篇说明文《太阳》一课,让我们回忆一下,运用了那些什么说明方法?请你来说!(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相机板书)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读出了地球的美丽和渺小?作者分别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组长做好分工,组员要注意倾听,互相取长补短。

  4、时间到。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吧。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

  (1)找出句子之后,读一读。作者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地

  (2)再一次准确的写出地球的数字,列数字:半径6300公里。出示半径图。体会地球的小。板书列数字

  (3)打比方:一叶扁舟。为什么比作一叶扁舟呢?

  5、作者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饱含深情的语句让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美丽,渺小,怪不得文章发出呼吁:只有一个______,所以我们要精心保护_____!

  四、拓展

  1、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讲。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品学网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 4自然段)

  第二段:(5 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 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 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体会。)

  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

  7、概括段意。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保护地球。)

  二、总结思考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指导造句

  渺小、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地球   生字   板书   自然资源   课文   渺小   星球   人类   学生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