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松花江上》是张寒晖写的一首歌的歌词。

  《松花江上》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战歌曲。歌曲用悲怆的旋律诉说了故土沦丧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表达了抗击日寇的决心与早日收复失地的期望。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唏嘘。此歌迅速在全国传唱,悲怆的旋律震撼人的心灵,也唤人猛醒。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 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4、作业

  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松花   侵略者   悲怆   日本   事变   课文   苦难   情感   歌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