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九课的第二节内容。从与上一节课的联系来看,上一节《民族精神耀中华》主要从理论上来分析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内涵以及作用,属于学生感性认识,本节主要讲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对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是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从逻辑关系上看,上一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本节主要讲“怎么样”,是从感性认识到行为落实的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的确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少年个人如何为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

  3、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根本任务、作用意义等;

  (二)能力目标:

  分清国家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不同方面的作用;掌握青少年个人的措施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大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青少年必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以实际行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

  之所以确立这样的三个教学目标,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统一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放在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人物来完成。所以,在设计这三个教学目标时,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充分的结合。

  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国家和青少年个人分别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清对待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或原则。

  二、说教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探究提升等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讲授重点内容辅助。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下面结合具体内容简单介绍一下:

  1、歌曲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霍元甲》导入新课。

  2、自主预习。 学生在通读教材内容,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导学问题中的题目,并用笔在课本上画出来。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释疑解惑。

  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探究课本知识的运用要点,教师点拨易错知识。

  4、归纳梳理、明理践行

  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从而达到拓展提升的目的。

  5、达标检测

  教师运用归纳法,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强化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民族精神   中华   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   青少年   目标   教师   知识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