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说课稿《声音处处都有》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找规律》,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 感知物体之间碰撞会发出声音,尝试着听辨几种不同声音。
    2.学说“这是……发出的声音”。

    3. 培养幼儿对事物探索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

本活动着重点是感知物体之间碰撞会发出声音,尝试着听辨几种不同声音。难点是学说“这是……发出的声音”

设计理念:教师在活动中的如何作好指导者、观察者、合作者、评价者的角色。作为指导者:不直接干预幼儿的探索活动,教师的指导变成一种隐性指导;作为观察者: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发现和需要,去帮助幼儿寻到正确的操作照相机的能力;作为合作者:教师是幼儿活动的伙伴,尊重幼儿对美的作品的分析,相信幼儿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评价者:在活动中注意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指导,对整个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四、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小鼓一面、ppt课件、苹果若干、水壶、水杯、清水、自制教具(豆豆瓶)、塑料袋一个。

五、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在活动中,我对总结较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们共同发现、共同寻找,让孩子们在听声音时享受模仿的快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 讨论法: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我只是不断出示各种声音让幼儿分辨,让幼儿相互讨论: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还有什么样的声音?其中我对幼儿听出来的各种声音给予分析,听对的给予表扬。

2. 演示法:运用直观的实物(水壶倒清水,教师喝水)和现象,让幼儿观察到声音从哪里来的?这样更加方便幼儿理解。

六、说学法

1. 讨论法: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和同伴之间的互相的讨论、交流,

2. 体验法:我会让幼儿模仿各种声音,使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知道声音处处都有。可以更加好地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

3. 观察法: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让幼儿知道声音从哪里来的。学会说:“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从而更加好的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说过程

整个活动过程步骤为:

1.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上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

2. 教师出示各种声音请幼儿分辨: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3. 教师出示实物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他是怎么样发出声音的?

4. 教师小结:两个东西之间碰到一起会发出声音。

5.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验证是不是这样?(两个东西之间碰到一起会发出声音。)

6. 教师小结:两个东西之间碰到一起会发出声音。

7. 教师带幼儿坐着火车去户外旅行,听听还有什么声音。

延伸活动:教师请幼儿在家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科学   评价者   声音   指导者   观察者   教法   合作者   幼儿   目标   能力   教师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