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望梅止渴》优秀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读通课文,正确识记生字,还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提问意识。在这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从读中去释疑,从读中去感悟,初步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积极开动脑筋,提出合理的问题,谁让大家望梅止渴?为什么要望梅止渴?怎样望梅止渴?结果如何?然后,我就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整个教学就是建立在“设疑引学——辩疑解难——释疑巩固”的过程中。

  历史故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都有点陌生。为了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当时情况的危急,因此,教学中我运用说话练习来理解和强调当时的处境危急,以此凸显曹操的机智多谋,临危不乱。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先根据画面来想象“将士们个个无精打采,有的 ,有的` 。”然后再想象“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附近又根本没有水,曹操会怎么想呢?” 这一环节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处境十分危急,部队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这个环节的设计,针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个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得到的独特体验,真正做到了与文本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望梅止渴   识记   生字   口干舌燥   危急   下册   处境   环节   说话   意识   优秀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