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小小鸡

教学目标:

1、熟悉旋律,愿意在音乐中用动作表现小小鸡的特征。

2、喜欢扮演小鸡和鸡妈妈,感受鸡妈妈对小鸡的爱。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各种表现小鸡的动作。

·(材料准备)音乐磁带,小小鸡图片。

重点难点:

·用动作表现小小鸡的特征,分角色表现小小鸡和鸡妈妈。

·拍旋律节奏,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谁饿了》

拍手敲出歌曲的旋律节奏

l 小小鸡

——叙述故事

草地上真热闹,花儿露出了甜甜的笑脸,草儿露出了尖尖的脑袋,可美啦~小小鸡趁妈妈睡觉的时候,偷偷地背上书包,戴上帽子溜出去玩了。鸡妈妈醒来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小小鸡,真着急啊,担心地哭了起来。

q:为什么妈妈哭得那么伤心啊?(体验母子亲情)

小结:妈妈是最疼爱孩子的人了,我们可不要像小小鸡一样,让妈妈担心了。

过渡语: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小鸡的游戏吧。

——熟悉歌词

第一遍,教师念歌词,让小朋友学做游戏

第二遍,教师配乐小朋友做游戏,念完“走在草地里”之后躲到小椅子后面。

——表演歌曲

我把小小鸡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歌曲的名称就叫《小小鸡》

歌曲前半段由幼儿扮演小小鸡边唱边做动作,唱完“走在草地里”之后躲到小椅子后面。

老师扮演的鸡妈妈唱完歌曲后半段,说“我的小小鸡快快回来吧”时,小小鸡们“叽叽叽”地叫着来到妈妈身边

小结:强调游戏规则,小小鸡们你们是什么时候躲到椅子后面的?什么时候回到鸡妈妈身边的?

那我们来再玩一次,这次要听好音乐。

l 小小鸡和鸡妈妈

——出示乐器

师:“我们玩游戏那么开心,小乐器也要来和我们来玩游戏啦!”

出示乐器,幼儿说乐器名称,请个别幼儿演奏,集体听辨音色,进行角色匹配。

q:这两种乐器哪种像小小鸡,哪种像鸡妈妈呀?(引导幼儿从乐器的音色与角色形象的特点进行匹配)

小结:是的,碰铃的声音很清脆,像小小鸡的歌声;响板的声音像鸡妈妈“古古达”的叫声

——幼儿选择角色,选择乐器。(分为两个声部)

座位安排

——跟随老师拍手节奏表演

第一段,小小鸡偷偷出来玩,拍手表演。

第二段,鸡妈妈出来找小鸡,拍手表演。

最后一段,小小鸡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大家一起来,一起拍手表演。

总结:我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不能像小小鸡一样偷偷溜出去玩,离开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时候,都要事先得到大人的同意,不然大人都会非常着急。

l  分配乐器

师:想扮演小小鸡的小朋友拿碰铃,扮演鸡妈妈的小朋友拿响板。

结束语:下次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一件乐器,记好你们今天扮演的是谁,我们来组成一个乐队来表演《小小鸡》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小班综合   碰铃   小鸡   响板   小班   小结   乐器   小朋友   幼儿   角色   妈妈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