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小象与蚊子

一、活动目标1、熟练掌握“小象”、“蚊子”两个角色的动作,能够跟随音乐合拍的表演。2、通过情境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乐于参与音乐表演活动。3、能够运用恰当的表情与眼神,丰富自身表演。二、活动准备       1、小象、蚊子的图片各一张。2、音乐音频。三、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1)引入(出示小象、蚊子的图片,创设情境)提问1:“老师今天请来两位客人,你们肯定都见过它们,所以,老师要问一问,你觉得它们什么地方很特别?都有些什么特征?”(小象长鼻子,蚊子尖嘴吧、飞起来嗡嗡响)提问2 :“你觉得这些特别的地方有什么作用?”(??鼻子可以洒水洗澡、赶蚊子,尖嘴吧可以吸血等——引导幼儿配合相应动作)提问3:“小朋友们很了解这两位客人的特点,那么,如果小象和蚊子碰到了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2、基本部分1)教师进行第一次表演。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动作?是小象的还是蚊子的?”提问2:“你觉得这些动作说明了小象和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蚊子嗡嗡嗡叮小象,小象甩鼻子赶蚊子——引导幼儿从动作中分析故事情节,了解音乐结构)提问3:“这个动作你觉得小象/蚊子在干什么?”(补充解释幼儿没有关注到的动作)提问4:“现在,老师要再表演一次,而且我有一个问题,蚊子飞来了几次?这几次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小朋友们等一会儿告诉我。” 2)教师进行第二次表演,配合故事讲述。提问1:“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蚊子飞来了几次?这几次有什么不一样的?”(第一次没有叮到小象,第二次叮到了小象——强调蚊子第二次叮小象时的动作口诀“看见了叮”,与幼儿一起练习,帮助幼儿感觉音乐节奏)3)教师进行第三次表演,强调节奏与重音。提问1:“谁可以告诉老师小象甩鼻子的时候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重音时甩起来)提问2:“蚊子先从哪边飞来?每边飞几下?”(按节奏飞3下)4)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老师会用动作来讲这个小象和蚊子的故事了,那你们会不会?我们一起试一试。”5)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现在,小朋友们是小象,老师是蚊子,我们看看能不能配合好。”6)请男生、女生分角色表演。“男生现在是小象,女生是蚊子,我们来叮一叮。”(可互换)3、结束部分提问1:“我们学会了小象甩鼻子赶蚊子和蚊子叮小象的动作,那么,如果你是小象或者蚊子,你还会做什么动作?请仔细想一想,我们下一次就用这些动作来讲小象和蚊子的另一个故事。” 园任导师评议 1、 流程基本完备,但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过急,可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自主体会。2、 考虑到音乐节奏与重音的问题,但没有将重音段落独立出来练习。 同学评议 1、幼儿兴趣较高,动作基本掌握。2、没有反复强调重音,幼儿没有熟练掌握这段音乐时的动作。 自我反思 1、 流程、环节基本完备,但细节处没有考虑完善,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幼儿感觉节奏与重音。2、 动作细节处应当引导幼儿自主发现,教师不应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小班音乐   蚊子   小象   重音   音乐   小班   鼻子   节奏   幼儿   动作   老师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