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一颗纽扣

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将纽扣作为题材,结合故事、动画,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纽扣的色、形、大小、洞数量的不同。并采用生活中真实的纽扣进行分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观察纽扣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的不同。

2.能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找出相同的纽扣,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活动准备: ppt,纽扣,盒子,纽扣标记等

活动重难点:观察纽扣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的不同。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动画片,名字叫《一颗纽扣》。(ppt)

2.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呢?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故事,观察比较。

(一)发现纽扣,观察纽扣。

1.ppt导入,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知道纽扣的特征。

2.小结: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4个洞洞的纽扣。

(二)观察比较,发现不同。

1观察颜色。

看看他找到了谁?小狗有没有丢纽扣?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观察形状。

(1)小老鼠走呀走,你们看,碰到了谁?

(2)这颗纽扣是小兔子的吗?引导幼儿观看圆形和三角形。

3.观察大小

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还有呢?它们两个也丢了纽扣,这颗纽扣是它们的吗?

4.观察数量。

他遇到了小刺猬:你们觉得这颗纽扣是小刺猬丢的吗?数一数扭动的数量比较一下。

5.整体观察。

妈妈的衣服怎么也少了颗纽扣呀,这颗纽扣会不会就是妈妈的呢?鼠妈妈夸奖鼠宝宝。

6.梳理经验。

梳理动物身上的纽扣。

三、集体操作验证,尝试匹配。

1.帮助小朋友到纽扣商店配纽扣。(以个别操作的方式演示:提供多种不同的纽扣让孩子挑选出和小朋友身上纽扣相同的纽扣。)

2.提供不同种类的实物纽扣,分组进行,并简单评价。

以孩子喜欢的看动画片的方式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捡到的纽扣这一特殊参照物的特征,为接下来的比较做好铺垫。

观看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对不同动物的纽扣从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感知不同。

幼儿对纽扣特征的认识,进行一一匹配。

对不同的纽扣进行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小班数学   纽扣   洞洞   小班   小狗   特征   幼儿   数量   大小   妈妈   数学   发现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