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是谁的肚脐眼

说课:  本教材选自于绘本《是谁的肚脐眼》。这本绘本有三个特点:一是设计巧妙。绘本的单页是一个洞眼,透过它只能看到物体局部,翻到下一页才能知道整体是什么;二是贴近幼儿生活。“挠一挠,好痒啊!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呀……”字里行间透露着温馨与俏皮,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三是语言简单,具有重复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阅读这本绘本就像是一个猜谜活动,孩子们通过看物体的局部,猜猜是什么?既能给孩子挑战,又有浓郁的趣味性。那么,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可以表现出该绘本设计的精妙之处呢?我想到了电子白板,它功能强大,并且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可以满足孩子的参与、探索需求。比如:聚光灯、遮屏、画笔、橡皮擦等。尤其是“聚光灯”功能,既能突出部分,又能展现整体,完全可以。因此,我尝试利用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开展本次活动。活动的目标有三个:1.理解散文内容,感知物体局部与本体的关系。2.在看图、游戏中进行感知和表达,能说出句式:“这是 的肚脐眼”。3.体验猜测、发现“肚脐眼”秘密的快乐。为达成目标,我做了如下的准备:1.音乐《找一个朋友碰一碰》;2.电子白板及相关课件;3.皮球、锁、苹果、小花等带“眼”的物品若干。本次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玩音乐游戏《碰一碰》,宝宝边唱歌边主动结交朋友,通过相互碰一碰身体,既增进了与同伴的感情,又引出了身体部位“肚脐眼”。第二环节,幼儿在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中,认识不同物体的肚脐眼,并能大方地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与电子白板的互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发展评议表达能力。第三环节生活经验拓展。大家一起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有“肚脐眼”,将孩子们的视线从课堂转移到生活,引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内容,感知物体局部与本体的关系。2.在看图、游戏中进行感知和表达,能说出句式:“这是 的肚脐眼”。3.体验猜测、发现“肚脐”秘密的快乐。活动准备:1.音乐《找一个朋友碰一碰》2.电子白板及相关课件3.皮球、锁、苹果、小花等带“眼”的物品若干。活动过程:1.玩音乐游戏《碰一碰》,复习对身体部位的认识。2.在玩玩、说说中认识宝宝的“肚脐眼”3.在看看、猜猜中认识各种“肚脐眼”⑴认识西瓜、苹果的肚脐眼师:我们人有肚脐眼,还有好多东西也有肚脐眼呢!(出示西瓜、苹果图片)咦,它们的肚脐眼在哪儿呢?⑵认识小花的肚脐眼师:咦,谁的肚脐眼这么好看?师:小昆虫特别喜欢到花儿的肚脐眼里来,它们是谁呀?来干什么呀?⑶认识包子的肚脐眼师:这个白白、香香的肚脐眼是谁的呢?你猜一猜。师:猜对啦!是菜包子的肚脐眼。你吃过什么包子?4.出示绘本书,师边翻书边完整讲述绘本内容,鼓励幼儿一起说。  教师:刚才,我们找到的肚脐眼都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5.生活经验拓展⑴保护肚脐。⑵寻找“肚脐” 附散文                                                          是谁的肚脐眼挠一挠,好痒啊!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呀。这是谁的肚脐眼呢?是小樱桃的“肚脐眼”啊。变大了,变大了,这是谁的肚脐眼?是苹果的“肚脐眼”啊。又变大了,又变大了,这是谁的肚脐眼?是大西瓜的肚脐眼啊!谁的肚脐眼这么好看?是花儿的肚脐眼啊。这个肚脐眼可真奇怪!原来是大门的“肚脐眼”。开开门,看一看——这是宝宝的家!门是家的肚脐眼呀!这个白白的、香香的肚脐眼是谁的呢?你猜一猜。猜对啦,是菜包子的“肚脐眼”。每个包子的“肚脐眼”都不一样,你看出来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小班语言   肚脐眼   肚脐   小班   物体   包子   局部   环节   幼儿   苹果   电子白板   语言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