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该怎么读的教案

  由于我一直从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拼音教学了解得不是很多。今年我任教二年级,遇到了轻声怎么读的问题,同事们也常为这个问题而争论。我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是相同的结论: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同事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是在第一声的基础上读轻声呢,还是在本音的基础上读轻声?于是我就注意电视里、广播里、录音磁带里轻声的读法,可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迷惑不解。我考虑再三,怀着试一试的心理提起了笔,恳请编辑同志赐教。

  顺便问一下“一”的变调,如“试一试”“读一读”“想一想”中的“一”该如何读,好多书上说读轻声,而教科书中地标作yí、yì。这是为什么?

  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为轻声。如在“地方”“荸荠”“刀子”“去过”中的“方、荠、子、过”,单独念时都各有固定的声调,可是在这些词里却都读得既短又轻了,通常把这些读轻声的字叫轻声字。

  轻声字发音的特点是:用力比较小,音色比较弱,音长比较短。孙建茹老师问:“是在第一声的基础上读轻声呢,还是在本音的基础上读轻声?”这个问题不能成立,因为轻声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它的高低变化与该字的原调无关,而是取决于前一个字的不同声调。通常情况是:上声字之后的轻声字,音高较高;阴平、阳平字之后的轻声字,音高偏低;去声字后头的轻声字,音高最低。如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即:

  阴平字+轻声字 ·|(半低)如“丫头”

  阳平字+轻声字 ·|(中)如“石头”

  上声字+轻声字 ·|(半高)如“里头”

  去声字+轻声字 ·|(低)如“木头”

  五度标调符号是根据下面的“五度标调图”制成的:

  另,“一”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时,变轻声。这种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可仍按原调标注,如“试一试 shìyīsh씓想一想 xiǎng yīxiǎng”;也可将“一”标为轻声,如“读一读 dúyi dú”“想一想 xiǎng yi xiǎng”。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轻声   音长   上声   阴平   去声   音高   阳平   变调   声调   条件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