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小青蛙捉虫

 一、活动由来 《纲要》实施细则在小班健康领域提出“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要求,小班幼儿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到饭后便后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 最近,我们在过渡区投放了许多新的、有趣的玩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也正是由于新玩具对孩子们的吸引,一部分幼儿吃完饭后,心里总想着玩过渡区玩具,就把漱口这件事忘记了;还有一部分幼儿漱口不认真,甚至会直接把漱口水倒掉。虽然餐后老师都会加强关注和指导,但由于幼儿年龄小,一部分幼儿,尤其是新入园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班三位教师一致认为应该进行一次集体活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和了解漱口的益处,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师幼情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初步感受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对保护牙齿很重要。 2.难点: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特别是“咕噜咕噜”的方法要领)。 四、活动准备: 头饰、服装、虫子、游戏场景、背景音乐等。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青蛙捉虫。青蛙妈妈和青蛙姐姐带着小青蛙一起去捉虫。 (二)情景表演: 1.青蛙姐姐牙疼。 2.请小兔医生来看病。 讨论:青蛙姐姐为什么会牙疼,应该怎样正确漱口? 大家一起朗诵儿歌“漱口”,体会“咕噜咕噜”的方法。 (三)体验活动:大家一起来漱口。 六、教师配合 1.三位教师共同参加有趣的情景表演,共同指导幼儿正确漱口的方法。 2.“青蛙捉虫”游戏时,陈老师、王老师关注个别幼儿,帮助没有捉到虫子的小青蛙找到虫子。 3.孩子们在漱口时,三位教师分工指导幼儿正确漱口,并且引导幼儿将漱口水吐到盆里。 七、活动评析 在这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保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三位教师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还能够灵活、自然地协调配合,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明确了在自理能力培养方面不能只停留在照顾幼儿和为幼儿服务的状态,要逐步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由于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活动准备充分,幼儿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沉浸在游戏情境中,把自己当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在“医生”和“妈妈”的照顾下知道了漱口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漱口的方法。在这次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在对个体差异性的把握上。由于当天观摩的人较多,有个别幼儿漱口的方式不是很正确,但是没有被老师关注到。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活动准备中,三位教师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和沟通,对幼儿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幼儿,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   幼儿园小班健康   小班   虫子   饭后   青蛙   幼儿   姐姐   正确   教师   方法   健康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