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毛线变变变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毛线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色彩丰富、易于造型的一种材料。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确立了毛线“变变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引导幼儿创造、探索毛线的玩法。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创作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审美意识。
2、探索、尝试、交流毛线的玩法,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色毛线、剪刀、胶水、铅笔、白纸、卡纸等,尽量多准备一些辅助材料。
2、毛线贴好的范画。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毛线。谁能告诉大家毛线有什么用途?幼:织毛衣、翻花绳等。

2、师:毛线还可以用来变魔术呢!老师把它变成神奇的画笔,用它来作画。

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毛线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毛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线来变魔术。
幼儿自由取线,自主探索玩法。(幼儿动手操作前,提醒幼儿注意剪刀、铅笔等工具的使用安全)
4、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玩法,与幼儿协商确定几种玩法,按照幼儿的意愿分组活动。

5、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的活动,启发幼儿根据方案充分发挥想象,及时表扬好的构思。

6、提醒幼儿注意互相学习,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小朋友。

7、作品展示、评价
a.师: 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你们能干的小手,把毛线变成了美丽的作品,你们真了不起啊!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能让我们一下子喜欢上你的作品呢?

b.引导幼儿从的构思、色彩搭配、美观度等方面对比欣赏各组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活动反思:
玩毛线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是如果在活动中提供的范例太多,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会局限幼儿的思路,幼儿的作品多数会以模仿为主,创新内容单一。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活动过程中,注意采用了提问方法、讨论方法,让幼儿去思考,自己作出结论,让幼儿在自己探索中主动学习。毛线变变变活动旨在让幼儿由易到难,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但是自主创新不是放任自流,一些技能技巧还是需要老师去合理的指导,才不会使幼儿畏难而退,才能培养幼儿想象、创造能力,让幼儿体验创新的乐趣。

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使每个幼儿勤于动手、动脑,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把自己的潜在创造能力充分表现出来,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附:
本次活动中涉及的玩法
毛线绕画框----把各种形状的厚卡纸边缘剪成均匀的锯齿,按一定的规律用毛线在锯齿间缠绕,做成好看的画框。
毛线球----把毛线剪成许多长短相同的段,然后在中间部位捆扎,做成毛线绒球。
编辫子----将适量的毛线段平均分成三股,幼儿练习编麻花辫。
编花篮----用毛线在成品小塑料花篮的经条上按一定规律缠绕,进行编花篮。
织渔网----先将毛线缠在梭子上,像织毛衣一样起一个头,左手拿一个像尺子一样的竹板,然后用梭子在板上及上一层的网扣中来回穿梭系扣,这样网越织越大。
毛线粘贴画----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好图,再沿画好的轮廓涂上胶水,选好毛线,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连线环贴、剪碎粘贴、剪段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艺术   毛线   卡纸   梭子   花篮   大班   玩法   铅笔   幼儿   能力   老师   艺术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