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生活中的标志牌

                  一、活动目标1、 认识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标志牌,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2、 知道标志牌对人具有指引、约束等作用。3、 能够完整、简洁明了的描述生活中看到的标志牌,并主动关注公共场所中出现的标志牌。二、活动准备常见标志牌图片若干份(ppt形式)。三、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1)引入师:“老师周末出门逛街的时候,走过了很多的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的牌子,诶,会是一些什么牌子呢?老师先不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2、基本部分1)出示各种常见标志的汇总图片(缩略图形式)。提问1: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是什么?(标志牌)2)依次出示每一张图片。提问1:这个标志你见过吗?在哪里看见过?提问2:它想要告诉我们什么?3)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发散幼儿思维。提问1:在什么地方,你还看见过其它的标志牌?请幼完整、简洁的描述它的样子。提问2: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出示标志牌?提问3:看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可举例提示)4、 总结部分1)教师归纳各种标志牌的作用。2)请幼儿与家长一同在逛街、旅游的时候搜集看到的标志牌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园任导师评议 1、 整体效果不错。2、 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转换不够灵活。 同学评议 1、 活动效果较好。2、 教师运用“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类型口语过多。 自我反思 一、教案设计1、活动将培养幼儿对标志牌的认知意识作为重点,符合幼儿成长需要。2、提问中明确指出幼儿回答的要点(地点、什么标志、它有什么含义),以及对幼儿回答的要求(完整、简洁),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3、标志牌辨别难度过低,应增加其它方面的提问(如,各种标志牌在颜色、含以上有什么不同?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提醒,黄色表示警告),帮助幼儿达到经验的提升。二、活动过程1、教师在引导幼儿思考方面欠缺。2、教师在总结归纳方面做的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社会   大班   公共场所   归纳   简洁   含义   标志   幼儿   常见   完整   教师   社会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