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办家家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借助情境以及教师的动作预领学习接唱与齐唱。

2. 在与教师“说”、“唱”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学唱歌曲。

3. 在分角色演唱过程中,注意眼睛的对视,体验与教师、同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玩“娃娃家”角色游戏的经验。

2. 句式图谱《办家家》。

3. 胸饰“爸爸、妈妈”4份。

4. 娃娃一个。

5. 厨具4套。

6. 配班教师弹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办家家“的游戏情节,根据教师提问提升歌词和动作,并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出示句式图谱“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你们玩过“娃娃家”游戏吗?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办家家”。

2.教师:你们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呢?说一说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出示炒菜图片,有意识地反馈提升幼儿的动作,以丰富幼儿用动作再现“办家家”游戏的感性经验。

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你们会炒小菜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我们一起来炒菜吧。“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二)出示句式图谱,配班老师弹主旋律,幼儿学习歌词。

     1.出示句式图谱,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

     教师:你们知道这个圆圈表示什么意思吗?有圆圈就要唱“呀”。

     教师:“谁来做爸爸呀?谁来做妈妈?”

     教师:原来男孩子做爸爸,女孩子做妈妈。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么唱这首歌?哪一句爸爸唱?哪一句“妈妈”唱?

     2.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二句歌词。

      教师:你们想玩办家家游戏吗?那“大家一起来呀,来玩办家家。”

     3.教师指图,巩固第三句歌词。

      教师: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四句歌词。

      教师:你们的小菜炒好了,我来闻闻,为给你们竖起大拇指。味道怎样呀?“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极了!”

     5.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五句歌词。

      教师:听,有一个娃娃肚子饿了,发出了咕咕声。“娃娃肚子饿了”,谁来喂她呀?

      教师:你们愿意为她吗?那我们一起来喂她。“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

     (三)配班老师伴奏,幼儿看图谱念歌词。

      1.慢速念歌词。

      教师:图谱完成了,你们看着图谱说出歌词吗?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

      2.钢琴速度加快,幼儿加速念歌词。

      教师:这次速度加快了,你们能完成这次挑战吗?

(四)在与教师“唱”、“说”互动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并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

教师:有一首《办家家》的歌,你们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什么?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地方是“唱”的,有的地方是“说话”的,即念白)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范唱。

 2.幼儿集体练习“念白”部分。

教师:这首歌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唱歌曲,幼儿说“念白”的部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口型、手势提示幼儿自主练习。

4.幼儿唱歌曲,教师说“念白”部分。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我来说“念白:的地方,你们唱“唱”的地方。(幼儿初次演唱时,教师应注意放慢钢琴伴奏的速度)

5. 巩固歌词。     教师:你最喜欢歌曲中哪一句,请你唱一唱。

(五)幼儿完整表演唱歌曲。

1.教师出示一套娃娃家厨具,一份爸爸妈妈胸饰,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教师:嘘——什么声音啊?哎呀,有一个宝贝肚子饿了!请一位男孩子,一位女孩子做他(她)的爸爸、妈妈,给他(她)炒些小菜吃好吗?小观众仔细看,他们表演的有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三套厨具,幼儿戴上胸饰“爸爸”、“妈妈”完整表演歌曲。

3.集体完整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以指偶娃娃的口吻说:看看哪个爸爸、妈妈、炒的小菜最香!我来闻闻。你做了什么好吃的?(教师以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的菜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音乐   念白   句式   中班   图谱   小菜   幼儿   爸爸   娃娃   妈妈   教师   歌词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