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玩泡泡

活动背景:

    前些天,我看到有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由于我们班的皮球漏气了,没有办法把它拍起来,小朋友就想到用别的办法玩它——有的把球往上抛再去接住它;有的把球夹在两腿中间往前走;有的把球顶在头上走路。。。。。。我发现小朋友这么会动脑筋,于是就决定利用塑料袋这一废旧材料来开展有关这种类型的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积极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

2、练习追逐跑和躲闪,提高幼儿对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3、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身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塑料袋(课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一根橡皮筋(套在手腕上)和一个夹子。

2、铃鼓一面。

3、幼儿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较为熟悉,能随节奏在圆圈上作相应的“走”、“快快地走”及“跑”的动作。

4、教师口袋里多备些塑料袋、橡皮筋和夹子,以备个别幼儿损坏之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吹泡泡”进入活动场地。

师:小朋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吹泡泡”吧!(师带领幼儿律动进入活动室,围成一个大圆圈)

评析:教师精神饱满地带领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吹泡泡的情节,一下子便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

2、热身游戏《吹泡泡》。

*1)集体玩吹泡泡的游戏。

师:来,我们一起来围成一个大泡泡。(游戏一次)

*2)听指令分组玩吹泡泡的游戏。

师:我们再来吹小泡泡,好吗?好,x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小泡泡,找空的地方玩吹泡泡的游戏。(根据幼儿总人数来定,游戏2次左右,第二次变换人数。玩好后,集中,围成一个大圆圈)

评析:作为本次活动的热身游戏,它通过集体与分散两种形式很好地将整个活动串联了起来,并且打破了跳诸如跳热身操之类的传统热身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变“泡泡”。

*1)引出“泡泡”,激发兴趣。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围成了许多泡泡,看,老师这儿有个塑料袋,我来把它变成一个小泡泡。

*2)教师吹泡泡,幼儿观察。

师:咦,我的泡泡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

*3)教师边讲解边再次示范“变泡泡”的要领。

师:哦,原来我往袋子里面使劲吹气,然后赶紧用手捂住,用力拧一拧,用橡皮筋扎紧,这样泡泡就变出来了。

评析:“变泡泡”对幼儿来说,是一个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的过程,教师生动夸张的体态语言让幼儿一下子便了解了“变泡泡”的要领。

*4)启发幼儿想出更多“变泡泡”的方法。

师:除了往袋子里面吹气,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袋子变成泡泡呢?(用气筒往袋子里面吹气、拿着袋子转一圈,把空气装进去等)

*5)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变出“泡泡”。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口袋里的袋子拿出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也来变出圆圆的泡泡吧!

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尽情的阐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且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出泡泡,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2、玩“泡泡”。

*1)探索让泡泡“飞起来”的方法。

?幼儿在原地尝试让泡泡“飞起来”。

师:怎样让我们的泡泡飞起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

师:你的泡泡飞起来了吗?你是怎么玩的,请你边玩边说。

?组织幼儿重点练习吹泡泡。

师:来,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对着泡泡吹气!哎呀,我们的泡泡都飞起来了,真好玩。

评析:这个环节是将重点放在“吹泡泡”这个点上,让幼儿共同探索让泡泡飞起来的多种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定向思维能力。

*2)探索泡泡的多种玩法。

?幼儿分散自由玩泡泡。

师:除了让泡泡飞起来,还可以怎么玩泡泡呢?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空的地方试试看!(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与指导;玩好后,集中两排,幼儿面对面)

?请2至3名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其他幼儿跟着他一起学。

师:刚才你是怎么玩泡泡的?你来玩给大家看。(提醒幼儿边演示边说)

师:我们跟他一起来玩。(我也来试试看,真有趣。。。。。。)

?重点练习“夹着泡泡往前跳”的动作。

(请出一名幼儿玩)师:这个玩法挺有趣,玩起来可有点难度哦!你们能学会吗?好,看谁先学会这个本领。

评析:这个环节是将重点放在“玩泡泡”这个点上,让幼儿共同探索泡泡多种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3、两人玩泡泡。

*1)引出“两人玩泡泡”。

?提出两人玩泡泡的设想。

师:刚才都是我们小朋友一个人在玩,如果两个人一起玩,可以怎么玩呢?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抛接泡泡、把泡泡夹在肚子上抱紧了走、互相踢泡泡。。。。。。)

*2)幼儿探索两人玩泡泡的多种方法。

?幼儿自由结伴玩泡泡。

师:好,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先商量商量,然后合作着来玩泡泡。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鼓励内向的孩子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好后,集中两排。

评析: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能力,“两人玩泡泡”的提议给了孩子们新的挑战。

?交流自己的玩法。

师:你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玩的?来,把你们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评析:在所有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个人还是两人合作,教师始终提醒幼儿“边玩边说”,注重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再次结伴玩泡泡。

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着再玩一次,这一次,要想出更多更好玩的办法来。

*4)玩好后,师小结幼儿合作游戏的情况。

师:刚才我们和好朋友合作着来玩泡泡了,我看见有的把泡泡xxxx,有的xxxx玩泡泡,有的xxxx,。。。。。。。,想出了好多好玩又有趣的办法,真是太棒了!

评析:再次合作让幼儿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他们的想象也将更为丰富,给你带来的惊喜也将会更多。

4、游戏:抓尾巴。

*1)“泡泡不见了”引入游戏。

师:瞧,老师的泡泡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呀?哎呀,我把泡泡夹在屁股后面,变成尾巴了。我们也来把泡泡变成尾巴,来玩“抓尾巴”的游戏,好吗?

*2)幼儿用泡泡变成尾巴。

师:你把夹子拿出来,找旁边的好朋友互相帮忙夹一下。

评析:“变尾巴”的过程既好玩有趣,又体现了幼儿之间的互相帮助。

*3)提出游戏的规则。

师:那“抓尾巴”的游戏怎么玩呢?听我来说。我呢,来敲铃鼓,听到|χ χ |,我们就沿着圆圈慢慢地走;听到|xx  xx|,就沿着圆圈快快地走;听到|xxxx xxxx|,就沿着圆圈跑;听到音乐响起来,你们就赶快散开,跑起来,去抓别人身上的泡泡,同时也要躲开别人,不让别人抓到你的泡泡。要是你抓到了别人的泡泡,你就胜利了。你可以打个胜利的手势,大家就知道你赢了。

*4)幼儿在规定的范围内四散玩“抓尾巴”的游戏。

*5)指出上次游戏的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再次游戏。(游戏2至3次)

评析:游戏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加入了带有音乐元素的规则,让这个游戏既体现了一定的规则性,又不失自由、自主、开放与活泼,孩子们的活力与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的活动情况。

师:今天我们想出了很多玩泡泡的方法,还用泡泡玩了“抓尾巴”的游戏,真开心。

2、律动《欢乐舞》。

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舞放松一下吧!

评析:紧张刺激的游戏之后,跳个轻松快乐的舞蹈,即放松了身体,又愉悦了心灵,恰到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体育   飞起   泡泡   中班   圆圈   玩法   袋子   尾巴   小朋友   幼儿   教师   体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