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方案教学——梨子小提琴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情节,体验故事情感。
2、认识乐器小提琴,感受故事的温馨、柔美的情境。
二、活动准备:
1、小提琴独奏曲、录音机。
2、故事图片、实物展示仪。
3、小提琴彩带。
三、活动过程:
1、故事欣赏《梨子小提琴》(图片、背景、音乐);
安静的欣赏故事,通过提问讨论:小松鼠用梨子做了什么?
谁听了好听的音乐?它做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回答)
2、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朗诵《梨子小提琴》。
3、欣赏提琴独奏曲《梁祝》。
(1)认识小提琴。
(2)欣赏《梁祝》,感受乐曲安详、轻柔的旋律。
(3)提问:
a你觉得这首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喜欢吗?
b你觉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听这么美妙的音乐呢?
4、听音乐律动。
幼儿选择彩带,引导其听着音乐作柔美的动作。
5、迁移想象:如果你有一把梨子小提琴,你想把音乐送给谁?
四、活动评价:
孩子们陶醉在小提琴独奏曲柔美、婉约的意境中,他们想说、敢说、愿意说,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在童话般意境的支撑下,幼儿身临其境,大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有的说:“如果我有一把梨子小提琴,老师和小朋友就不用去看音乐会了,来听我演奏;有的说:“如果我有一把梨子小提琴,我想把音乐送到北京的爸爸身边,告诉爸爸我想他;有的说:”如果我有一把梨子小提琴,我想把音乐送到美国和伊拉克,让他们不要打仗了;还有的说:“如果我有一把梨子小提琴,我要把音乐送到北京,祝奥运会成功!”小朋友的奇思妙想让本次活动充满了生趣,回味无穷。
综合活动:好玩的音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了解声音的特性以及与人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木鱼,小铃,铃鼓等.
2.米,硬币,报纸,两段录音.
三、活动过程:
1.听听什么是声音?
(1)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米,硬币,报纸等发出的声音。
(2)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听到声音?”
(3)教师小结:声音能够用耳朵听到,但是它看不见,摸不着,这是人的一种听觉反映.
2.声音在哪里,幼儿探索.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能不能自己发出声音?
(1)幼儿思考。
(2)教师小结:人在说话、唱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人的声带振动让人在说话、唱歌时候能发出声音。
(3)提问:什么物体振动时候也能发出声音呢?
1.声音的传播:
(1)请幼儿讲解并操作示范。
(2)知道声音时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的一定的振幅而产生的。
(3)让教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教师在背后分别敲小铃、木鱼、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2)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不同的乐器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主题   梨子   小提琴   梁祝   铃鼓   打击乐器   独奏曲   中班   幼儿   声音   方案   故事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