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案例:剪蝴蝶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童幼儿园  胡晓玲

  幼稚教育是各种教育中之一种,当然也应该依着实验的精神去研究。  幼稚园的作业(包括一切活动),就应该本着丰富儿童的经验去做。

                                          ——陈鹤琴

[实例]

        伦伦是个腼腆的男孩子,喜欢剪纸,但是至今都没有剪出像样的作品。

        早上,伦伦又拿来了剪刀和纸专心地剪着,还不时凑过头去看小伙伴是怎么剪的.剪着剪着,本来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着剪着,本来要剪的小作品变没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有剪成。于是他又拿了一张纸剪了起来。

       我很想走到他身边去教教他,可是一想到平时由于我对他太关注而使他形成遇事缩手缩脚、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的特点,就想再观察一下。而且我伦伦开始能主动地观察他人的做法,失败了还能自主调整,继续尝试,有一些克服困难的好表现。所以我没有走近他,但是仍时时留意着他的表现。

        "老师——"身边传来伦伦的喊声,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小纸片对我说,"蝴蝶!"我连忙走过去。只见伦伦手中的纸片又小又粗糙,但确实很像蝴蝶。我装作不相信地问:"是你自己剪的吗?""是的!"伦伦用力地点头。"剪得不错!你真能干!再剪一个好吗?"我边说边抱了他一下,还把他的作品贴到墙上。伦伦兴奋地笑了,赶紧埋头又剪了起来。

 [思考]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过:"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要自己学习。""做父母的一方面不要替他学,一方面给他学的机会就是了。"对伦伦这样内向胆小的孩子,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但这种鼓励不一定是从头至尾地刻意去表示自己的关注,说一些鼓励的话,而是孩子在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也能不动声色,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轻装上阵,相信孩子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调整能够取得成功。我想,这也许就是陈鹤琴先生"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合""刺激必须要选择得适当"这两句话想要表示的意思吧!

         伦伦虽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对失败。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面对失败时,并没有轻易低头,而是选择了努力再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开始向其他小朋友学习,并且一次次地进行尝试,直至剪出一件作品。也正是这件作品激发了伦伦的自信心。

         陈鹤琴先生说过:"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我想如果我在不过多干预伦伦自主学习的同时再增加一些积极的暗示,如给他一些特殊的、好看的纸等,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支持,也许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案例   幼儿园大班案例   浦东新区   蝴蝶   纸片   大班   暗示   手中   好看   身边   案例   努力   孩子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