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读后感精编范文

  北唐的序章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好,而且正巧是看完了《陌上行》的开头之后才看的这本书,当时的感觉就是:“文笔稀烂啊!”

  不过这文是六梨推荐的,他推荐的书我看过三四本,文笔都相当出色,北唐读后感。所以虽然有点儿奇怪,但是还是坚持看下去了。结果,看着看着就笑起来了——这书里太能恶搞了,而且还是阳光灿烂型的,当书里出现增值税的时候,俺就一边大笑一边决定冲V支持了。

  从一开始描述主角的长相开始,这书里就恶搞不断,变味儿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罚士兵做俯卧撑、好好的藩镇叫做八路军,真是一路欢乐埃

  比如:

  “……同样的故事在道教著作《万法藏.序》中则是这样记载的:“怀仁入世真人问法,图南真人以自然道答之,万法循世,皆在自然,老子昔化三清,一曰数论,二曰物理,三曰化学,三清驭万物,以法世人。”……”

  俺最讨厌一本正经的YY穿越军史文,当年好像就是看《新宋》时败坏了胃口。YY军史文天生就不合理,这是胎里带的毛玻如果作者写的跟真事儿似地,看的时候倒是挺爽,等你一合上书,再想想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拉倒吧。不如去看《吞噬星空》。

  《北唐》就不一样了,看起来很轻松,又阳光又好玩儿,绝对值回票价。

  当然有些一本正经人士可能会对这样恶搞的内容产生误会,觉得作者水平低下,写的什么跟什么呀。

  实际上作者的恶搞之后往往跟随着自嘲。

  比如:

  “只有李护坚决拥护他的一切决定。他是第一个扎起绑腿的人,也是第一个学会打背包的人。在见到李护扎着绑腿站在队列中极为严厉地训练那些庆州杂兵的'时候。李嗡嗡嗡眼泪哗哗的,这年月推行改革,还真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个-人-崇-拜碍…”

  恶搞和自嘲互为印证,说明作者写这书的时候心态很轻松,隔着字句也感染到了读者,把轻松幽默的情绪传递给了读者。俺看过北唐的一些书评,这种感受不只是我,有许多读者发言里有这层意思。

  所以呢,一本正经的榆木脑袋去死去死吧!木有幽默感的僵尸脸去死去死吧!

  另一方面,也许还有些敬畏历史的意思在里头。

  敬畏与疏离

  北唐的历史背景选择在五代后周。这个时段的大势是由分-裂到统一。和很多力挽狂澜的YY小说不一样,主角的作为是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天行事。

  另一个,在新近的章节里,柴荣的高平一战,书中和历史上的战前形势大不一样了,由于主角的加入,形势大大有利于后周一方。因此,在历史上冯道有名的一段劝谏在那种形势下几乎可以说是不需要的。

  但作者原原本本按照历史的记载写了,顺便提一下——文笔相当好。

  由敬畏而生谦恭,那些恶搞后面的自嘲大概是这么来的吧。

  没有违逆历史趋势,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再加上恶搞和自嘲,这样的写法,作者没有试图去弥补YY小说的天生缺陷,而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始终有一种疏离的感觉,历史是历史,YY是YY,分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当然也可能作者是在取巧,投机,那么以上全是马屁文。

  军史

  虽然多有恶搞,但是《北唐》这小说在军史方面的写作还是相当认真的,在俺这种军史小白看来相当出色。

  我看到主角准备搞“摊丁入亩”的时候,停止了阅读,搜索枯肠,然后丧气地去百度,得到如下大致的印象:

  在和平的大一统年代,这种措施还是推行成功了。过程中阻力不校皇帝在演义中,在说书先生的嘴里无数次地被砍了脑袋当夜壶说不准就和这个改革措施有关系。

  有利条件如下:

  1.对底层民众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包括税赋负担和人身自由方面。

  2.主要的对立面是大地主,但是改革其实对他们的收入的影响并不是致命,也不伤筋动骨,部分程度上这种负担可以转嫁给佃农。最重要的大地主的土地总数是不受影响的。

  3.国家承平日久,不容易被人裹挟发生民变。军队受国家的强有力地控制,可以随时弹压地面。

  4.当时生活比较安定,小有薄产的人家也可以培养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中下层官吏的大部分不是来源于豪门望族。

  5.针对当时的乡土观念,可以跨省份调动官吏来完成。通过一定的人事安排,可以安排这些中下层的,并无很多土地的官吏来执行政策,当替死鬼也好,急先锋也好,总归是会有足够的人手来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范文   读后感   绑腿   后周   军史   官吏   敬畏   文笔   主角   读者   作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