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竹的花语是什么

  在斯里兰卡的贝拉迪尼亚植物园里,有几株竹子其高度达30-35米,即为龙竹。它的花语你知道吗?下面由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龙竹的花语是什么,希望各位客官喜欢!

龙竹的花语:吉祥、富贵

龙竹的形态特征

  竿

  龙竹的竿高20-30米,直径20—30厘米,直立,梢端下垂或长下垂,节处不隆起;节间长30-45厘米,壁厚1—3厘米,幼时在外表被有白蜡粉;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主枝常不发达。

  竿箨早落;箨鞘大形,厚革质,鲜时带紫色,全缘,背面贴生暗褐色刺毛;箨耳与下延之箨片基部相连,多少有些外翻,以后易脱落;箨舌显著,高6-12毫米,边缘有短卤状裂刻;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长13—38厘米,其基部约占箨鞘顶端的4/5。

  末级小枝具5—15叶,叶鞘无毛;叶耳无;叶舌隆起,高1—3毫米,边缘具不整齐的齿裂。

  叶

  龙竹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大小变异较大,最长者可达45厘米,宽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幼时生有微毛,次脉8—18对,再次脉约为6条,小横脉尚明显,叶缘具小锯齿而极粗糙;叶柄长5—10毫米。

  花枝

  龙竹的花枝无叶,大型圆锥状,各节有4-12(—25)枚假小穗簇生;末级花枝的节间长1.2—1.5厘米,节下方被白粉,此外全生有锈色柔毛;小穗长1—1.5厘米,宽3—4毫米,干时呈紫色,先端渐尖,基部托以1- 2片苞片,具腋芽或上方的一片无芽,小穗共含5—8朵小花,最上方一小花不孕,成熟后在诸小花之间并不彼此疏离;颖2片,长3—4毫米;外稃广卵形,长约1米,其宽大于长(1厘米),具多脉(共约25条),背面和边缘均略具微毛,先端微具小尖头;内稃长与外稃相等,背部具2脊,两脊间宽2.5毫米,具2脉,脊外至边缘还各有一脉,脊上密生纤毛,先端钝或稍凹(最上方小花的则无脊无毛);鳞被不存在;花丝长约1厘米,花药长6.5毫米,先端以药隔伸出而渐尖;雌蕊全长为1厘米,全体被短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甚长,柱头单一,弯曲而带紫色。

  果

  龙竹的果实长圆形,长7—8毫米,先端钝圆,并具毛茸,略呈羽毛状。

  龙竹的笋期: 6- 8 月。

龙竹的生态习性

  龙竹适生于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要求无重霜)等气候环境,龙竹以南亚热带海拔1200 1800米范围内生长最好;龙竹为暖热性喜湿怕寒竹种,有一定的抗旱耐瘠能力;龙竹无性繁殖小苗,在2 3年内能抽笋成竹四代(实际为四级分蘖),高粗度逐代增加近一倍,笋眼数也增加近一倍;第四代竹的形态特征已接近母竹的形态特征;龙竹的成竹生长过程可以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成熟竹和过熟竹四个阶段;龙竹开花是由于竹林衰老和环境恶化造成,可以通过松土除草,挖除老竹蔸、灌溉、施肥和喷施生长素等措施来进行复壮更新。牡竹属中栽培最广泛的可算是本种,我国滇西南可能是它的自然分布区。此为世界上最大的竹类之一,可为良好的建筑和篾用竹材。其笋味苦,不宜蔬食,但加工漂洗和蒸煮后能制作笋丝和笋干商品称为“玉兰片”),其色泽淡黄,颇受人们欢迎。

龙竹的病害防治

  龙竹常见病害为烟煤病, 由蚜虫、介壳虫群集于叶背吸食叶液引起、传播, 危害小枝和叶片。治病先治虫。

  蚜虫防治方法

  ( 1) 适当间伐及修枝, 使竹林通气良好。

  ( 2) 用0. 5 kg 烟叶加10 kg 热水, 浸泡后进行揉搓, 再用热水溶解0. 1 kg 中性肥皂, 倒入烟叶液中, 加清水20 kg 搅拌混合均匀进行喷射, 或喷射50% 乐果乳剂0. 067%溶液。

  介壳虫防治方法

  ( 1) 及时清除被害竹叶烧毁。

  ( 2) 若虫期用50%马拉松乳剂0. 1%溶液, 或25%亚胺硫磷0. 05%溶液喷射叶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范文   礼仪   鲜花礼仪   小穗   介壳   柔毛   节间   竹林   先端   基部   花枝   溶液   小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