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细节》读后感5篇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细节关系着教育的成败。那么,我们还能忽视教育中那些宝贵的细节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欢迎阅读!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因为组织1+1教师读书俱乐部活动,因为张文质老师的引见,认识了许多喜欢阅读也乐于推动教师阅读的朋友,朱永通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如此说来,认识永通老师的时间也有十年了。前些年,朱老师也常参加我们的读书月谈会,相识十年却不知道朱永通老师伟岸的身躯内却藏了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直到我读完他的《教育的细节》。

  《教育的细节》很经典,经典的教育范例值得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反复咀嚼和回味。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的细节》书中作者精心选择的范例无论从教育性、哲理性、典型性等方面都堪称经典,相信阅读此书的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书中得到启发,激起对教育现状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在“减负,减出幸福来了吗”一文提到学校给学生“减负”的两件事让我读后在哭笑不得中心情愈加沉重:一件事是为了检查各校是否减轻学生负担,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组每天早上突击性的守在一些学校大门口,用电子秤检查学生书包的重量,凡超过规定的一律登记,排出名次在全县通报。某校的一位女生因为书包很重严重超标被检查时,“机智”答复检查人员说书包里面放着衣服、雨伞和球拍,被学校树为随机应变的典型。

  另一件事情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落实减负精神,重新规定上下午的放学时间并严格规定若放学10分钟后学校还留有学生的,一律取消该校参评“减负先进校”的资格。当年曾经把上午放学时间规定为10:50,给家长造成严重不便而令家长叫苦连天。

  书中形象生动的写道“每当一放学,教室则像进村的鬼子,恶狠狠地到教室扫荡,清空后的小院,一时间变得无比寂静,教室办公室不时传来笑声,此刻教师们大都聚在一起泡茶聊天,等待检查组的到来。”也因此朱永通老师大声疾呼“减负变成学校不得不想办法应付的一个又一个检查,这本身就是折磨人的巨大负担,所以,减去对学校多余的检查给学校松绑,让师生多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这或许是避免‘减负’误入歧途的根本前提。”

  《教育的细节》里有智慧。排座位是每位班主任所必须经历的,而此工作也能考验出班主任教育智慧。在“润泽的座位”一文中,作者提出“如果一个班级里的人数是奇数,比如37或39,你会让谁来单独坐那个座位呢?相信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但鲜有人去挖掘其背后蕴藏的教育奥妙。”怎么对待“班级里单独的座位”,我在我们工作室“相约周三”网络研讨中提出这个问题,有老师说“让班长坐,是班长就应该承担责任”,虽然有道理但忽略了学生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班长如果长期在班级独坐不仅与同学沟通有问题,也可能因此而滋生“我是班长”的优越感;有老师说“让最爱讲话的学生坐”,相信这一招是许多班主任用过,对待话多的学生,无奈之下将其“孤立”,想想当年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也因为缺乏教育智慧而用过此招。

  此时想起,很是内疚、不安……朱永通老师在书中写道“总有教师独具匠心,从爱和尊重出发想出办法”,奖励表现最好的孩子下周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而且“不能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们都会很有意见,且客观上,这个座位对孩子的视力来自心底,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样一来,这个备受折磨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想去做,不但孩子们愿意去坐这个位置。

  而且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们好好表现,争取机会去坐这个位子”,写到此,朱老师忍不住地赞叹“你看,脑筋一转把消极的处境变成积极的语言行为,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每走到一个陌生的座位去做符合生长中的孩子的心理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新的座位,无形中构成的适当刺激,暗合了人的炫耀本能,它可以激发出人潜在的正向能量。”

  《教育的细节》里有共鸣。朱永通老师《教育的细节》许多处说出了我的心声,说出了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的东西,因为在教育上我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教师。为此我做了大量的摘录,比如:“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候,一个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费心去加减乘除一个个考核指标的得分,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最近电视剧《太阳的后裔》成为热门话题,剧中传递了许多正能量的东西,比如生命高于一切,在医生眼里只有病人和健康人,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要是生命,就不分国界、不分好坏,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的责任感;在自己被偷的情况下当小偷有困难依然能够主动帮助小偷,感动和影响了小偷使其改邪归正;完成任务接到撤离的命令可以离开地震灾区却因为战士和医生的使命感而主动留下……剧中有一个细节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余震发生时,年轻的李医生为保全自己撇开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的伤员而逃离废墟。事后这件事一直在内心折磨着他,在地震过后不仅没有告知家人自己平安,连即将临盆的妻子都没有联系,一脸愁苦抑郁地不断投入更危险的工作,在工作中救赎,直到那位伤员原谅了他,他才原谅了自己,心灵如释重负,微笑重返脸庞。这个细节没有明显的说教,而是通过人物的自责、内省、自救而诠释人生的意义。

  正如《教育的细节》中所说“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的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边的信念和行动。”一部充满正能量的韩剧可以赢得那么高的点击率,对年轻人的影响那么大,不得不让教育者的我们反思: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才能有效?当我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感慨时,我昔日的学生则从中感受到我对教育的忧虑和不自信,为我鼓气说“老师二十几年前教我们政治时已经采用如今mba式案例教学法,把整本枯燥的政治教材知识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传授给我们,并引导我们开放性思考。

  这在那个年代,不可谓不大胆。也感谢老师的包容和高度,才让我们没有死读书而是能够更好思考什么样的三观才是正确的,适合我们的。如今的我们能够有理想,有情怀,有追求,有守护,没有人变愤青,更没有人变腐朽,老师之功不可谓不大。”学生的话再次让我坚定自己“学生的成长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它不仅愉悦着教师的心灵、推动着学生自己的发展,也带给家长们信心和希望。学生是成全和成就教师的贵人。”的信念,也由此特别认同永通老师所说“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教育。

  教育的人间情怀,胜过无数的教科书和僵硬的规章制度。它是教育者伴随自身的生存状态而来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是教育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教育的细节》是一本好读的书,符合崇尚简单质朴的我的胃口。书中无论理和例都通俗易懂,很接地气。看得出身为编辑的作者是真正热爱教育,真正走进了学校、走近了教师,不仅为中国教育的前途忧心忡忡,也设身处地地在为教师的发展着想。

  如同他在书中所写:“事实上,在今天中国僵硬的教育体制下,不管是谁,都只能在体制的隙缝间做一些细小的尝试和努力。如果你想跟游戏规则说‘不’,争取一点个人自由呼吸的空间,结果可想而知:你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因此,那些穿越俗世利益的拒绝声,自然多了些许悲壮美。”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在放暑假前,我在整理自己的办公桌时,偶然发现桌上还有一本崭新的书,原来,这学期我还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于是,借着这次放暑假的时间,我鼓起了勇气把它带回去读。在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中,说到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每当我翻开书时,仅仅读了几十页,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此书犹如教育迷途中的一座灯塔,让我及时找到了方向。

  书中讲到一个“以柔刻刚”的案例,阅读后,我一直记忆犹新。现在在写读书心得时,我又想到这个案例,依然颇有感触。

  朱教授讲到: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一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仍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并对学生说,这些板书老师擦掉,是为了告诉你们:知识,只有留在你们的心中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下课后三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这个故事我们见证了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林老师这种以柔刻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但是,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老师是否都有林老师这种魅力和修养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是林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只会揪出这几个男生臭骂一顿,然后要求他们把黑板擦拿下来,接下来,才继续上课,我想大部分老师都会这样做,但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他们的上课情绪就会收到影响,老师的情绪也会不好,恶作剧的那三个男生也不一定会得到教训,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在看《教育的细节》,朱教授有一节提到“自迟到看教育文化”。讲到一般老师对于学生迟到,都采取的是让学生认同的教育行为,比如凡迟到一次,就当一次班级义工,帮当天值日的同学做卫生;或写一篇短小的随笔,或在班会课上做一次3分钟的演讲,或下午放学后,到操场跑几圈步。这些虽不是最好的教育行为,但比有的学生迟到后老师让学生“站一上午”来听课,或者罚抄什么内容几百遍要好的多。朱教授讲到一种温暖人心的教育行为,他到河南郑州的艾瑞德学校听课时,发现学生迟到,从不喊报告,而是悄悄地坐到座位上,不影响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也安之若素,转头见到,都是微微一笑。是啊,学校是讲爱的地方,首先要给孩子安全感和爱的示范。

  再看看我们学校,有的老师对待学生迟到的处理方式简直让学生和家长无法忍受。曾经我们学校就有一位五年级学生经常表现不好,有一次上体育课迟到后被a老师罚蛙跳5圈的做法。虽然没有一个学生能蛙跳5圈,a老师本意也是吓唬学生,但是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尝到过“上下蹲后头晕目眩的滋味”,有的小孩就真的被“吓”到而不敢去学校了。a老师虽然“严”字当头,但却没有“爱”字随后。记得一位知名校长曾说过:“我宁愿我的小孩是一位阳光、健康的高中生,也不希望他是一位驼背、高度近视、瘦小的清华或北大生。”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应人的内心,细节表现出教育的本质。朱教授《教育的细节》这本书我已读了好几遍,受益匪浅犹如在他乡见到故知,朴实的文字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我将沿着朱老师的路,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打造柔美的教育。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阅读朱老师的这部专著,是我们的学习任务。我一直是个乖巧的学生,好好读了,再写点,算是作业。

  我理解的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如何对治我们石化的观念。文本叙述会有个视角或者叫切入点也可,此书定位在学校教育语境里。

  观念石化绝对是一件坏事,会害自己。同时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社会网的某个位置上,你的石化又会因为你所站立的位置辐射出去而造成相应的危害。朱老师在教育言教育而已。没有痛心疾首的呼吁,只有娓娓道来的温和的理性。

  教会一个老师做老师的是学生,教会一个母亲做母亲的是孩子。大凡我们能以开放的心面对学生或者孩子这一面镜子,从全面到具体,你会有不同层次的看见,而且看见会越来越多。譬如定睛凝视镜子你会看见额头被刚才圆珠笔不慎滑过留下的一条线,擦拭。有看见就会有行动。这是自然的事。唯一怕的是我们不肯看不肯直面。

  秋阳·创巴仁波切在阐述禅修概念的时候说:禅修表示自己面对现实的意愿。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阅读灵修类书籍以及尝试着在生活中贯彻,逐渐明白的所谓禅修不关宗教信仰,不是教会顽石,恰恰说的是我们如何活的问题。如何活?保持觉察的心,面对当下,直视自己心智的活动,观念即在心智里。

  禅修既是一个决定,一个开始,也是无比漫长的过程。从不再逃避,回过头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禅修开始。然后看见心智里无数的念头如风起,如云涌。有些来来去去,有些盘桓得久些,但总归会消散会离开。但不止这些,远远不止,禅修就是面镜子,仅仅是面镜子,越看眼睛的透视力越好,越看见问题,不回避去面对,解决一次就多增加了一点觉察力。仅此而已,仅此而已。禅修不是修仙成佛之路,只是不断地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许诺,别信张德芬的那套。没有完满,完满在远方。远方,除了遥远,还有什么?

  还是回到朱老师的这本书上。说教师和教育的事。很简单,我们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就将自己放在这个职业所有的关系网中。

  首先整理,以求认识。师生关系,也即教和学的关系,是核心关系,至于其他关系不过是这组关系的派生。然后是一个恰好做了老师的人如何在这些关系中面对现实,修炼自己。克里希那穆提在《论关系》一书中曾强调了关系之于修炼的意义。我所认识的那些证悟了的人,没有一个是避世的,反而活在最红尘之中。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最初接触但很快就抛掉的德芬,还是后来的江本胜、胡因梦、源淼、肯·威尔伯夫妇、荣格、希阿荣博堪布、沙吉难陀、索甲仁波切……叫得出或者已经叫不出名字的,有意思的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教育这一块,不止学校教育。也就是创巴所说的造福众生的大乘佛法的精神。而克里希那穆提更是连宗教佛法信仰都不提了的,他有个观点是:教育就是解放心灵。教育工作者尤其不能是心灵禁锢之人。

  朱老师叙述的就是心灵解放之途——保持对细节的觉察能力,同时迎来“非常开阔、非常美丽且大有可为”的教育境况。

  上述这些,就是我解读的《教育的细节》的内容,抛砖,期待玉来。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简洁的封面,只有一幅黑白的漫画,枯树下,落叶飘零,一只鸟蹲在鸟笼上沉思。它在想什么呢?是不是也在思考沉重的教育问题?

  其中封面上的两句话让我不解和好奇:“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教育的细节”,何为魔鬼?何为天使?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全书共有六辑,分别是“四个序”“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里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一本书有四个人给他写的序:有周国平的《从观念到细节》、张文质的'《自明的火种》、陈心想的《细节里藏卓见》和陈大伟的《先睹为快》。真的忍不住,赶紧找个没有课的下午,美美的沉浸在书中。

  一口气读完,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一边是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一边是生动灵活的案例;一边是熟视无睹的经验之谈,一边是细微之处的惊艳和惊喜;一边是批判束缚的各种冗繁的事务,一边是尽显教师的人性情怀;一边是敢于发声的拒绝之美,一边是超越功利的至美大爱。

  “活在观念里”的《平等观念在哪儿》,这篇文章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身上的陈旧和腐朽。记得学生每次都扬起笑脸和我欢喜地打招呼,我有时候由于走得急,或者忙,都只是简短的一声“嗯”就过去了。那天在厕所,一个女生对另一个女生说,我再也不和某某老师打招呼了,因为我每次打招呼她都没有回答。那一刻,我读懂了孩子内心的沮丧和失望,我想这会不会影响她以后的交往和成长呢?自此以后,学生只要和我打招呼,我必笑脸相迎,甚至我也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如果一群孩子中的其中一人喊“老师好”,我的回答不是“你好”,而是“你们好”。我要让和我打招呼的学生们,都收获问候的喜悦,而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得到回答。

  教育的细节含笑在师生的问候里。

  在“守住教育的重心”这部分的《头发上的教育学》这篇文章里,我也读出了感同身受。我们学校经常检查学生的奇装异服、奇异发型、染发烫发、穿戴首饰等现象,我们也遇到过男生不愿意剪短发的。那时候都是我们一个班主任带着一群学生直奔理发店,和老板说明要求后,就让老板直接给学生理。尽管学生们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大多还是默默地忍受了。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四个班主任联合起来把校外的一个理发老头请到教室,让发型不过关的学生一一排队理发,学生们虽然不敢吱声,但那天的晚饭好像都没有吃。

  而在《头发上的教育学》这篇文章中,贾老师并没有强制学生改变,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采用教学智慧来矫正学生的心理,美化学生的心灵。贾老师先是开“做一个合法公民”的主题班会,特别强调“三不许”,可是学生照样我行我素。如果是我,这时候早就着急了,肯定强迫学生立马照办,但是贾老师并不着急,而是逮住这位学生来办公室的机会和她比美。

  贾老师的这个“比美”的中介,过程自然,语气亲切,既照顾了学生的情绪,又引导学生“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让我由衷的佩服。

  当然,风格即性格,贾老师的方法不能简单复制,但我却看到了教育的美丽和沟通的艺术。

  教育的细节绽放在发丝里。

  在“一厘米之变”中有一篇《润泽的座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近我也被学生的座位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有个学生已经换了三次座位了,可是她好像还是不满意。而文中的张老师苦思冥想了两天后,设计了一个班级活动——挑棋子,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也让那个屡屡换座位的学生受到了教育和心灵的震撼。

  文中的作者说:当学生换座位的要求变得“无理取闹”时,老师此刻的迁就则是冷漠的代名词。但是老师的积极干预必须基于免于给学生造成伤害的原则,这个原则其实给老师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它要求老师要有宽广的同情心,而这当然也要求老师要有丰富的人性知识。同时,它还要求老师具备创造性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借机”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与他人建立谐美交往的能力。

  所以教育的细节躲藏在座位里。

  细节决定成败,而教育的细节更是关乎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自尊,慎言慎行,巧言巧行,《教育的细节》在细节中教育。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这些天读了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这本书从五个部分叙述——“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朴实、真挚,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有价值值得阅读的好书。其中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事例给这本教育学专著赢来了很多的吸引力,让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产生种种共鸣,作者对我们教育一线中看似平常的现象的深度解读让人敬佩,更受其感染愿做那个1厘米的改变者。

  在看到《一厘米之变》这一章节时,前引中的这几句话觉得说得特别好: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并非“顶层设计”不够美妙亦非推广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铿锵的改革步伐,几无例外要止步于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常听人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自己。事实上,改变自己,也就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活在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里,对太多太快的改变,有平天生的恐惧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

  所以,古人概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在是“难移”,而非不能移。古人所叹之“难”,一则难在看见自已需要改变的地方,这需要自觉和反思;二则难在找到改变自已的恰当方式,这需要智慧和坚持。作为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能在一地鸡毛式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点滴积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对于我个人只是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今天迈出的一小步,明天可以收获一片蓝天。

  《润泽的座位》,让我知道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一,个老师最难做到的事情,并非获得多高的职称、多大的荣誉,而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在“琐细”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累积美好的态度。

  有时候,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从他对待教室里那个“特殊座位”的态度和方式,就可以一眼看出来,因为作为教育者,若不理解座位背后学生微妙的心灵世界,则其与教育相隔的距离,不知要多出座位多少倍。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范文   读后感   细节   座位   观念   老师   关系   孩子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