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传》读后感

  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读完《三毛传》,内心冥冥感动不知如何表达,很确信,我喜欢上这个有着波西米亚风的女人了。

  以前读她的作品,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沙漠中的稻草人》,很奇怪,像是做了一次旅行,和她一起经历那些人那些事,做故事中人,感故事中事。而这次,是他人的文字,而三毛成了非自我的故事中人,我呢,变成了置身故事外的人,看着她成长,消沉,最终离开。读她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她的真实,不娇柔,不造作,完全来自心底的声音,忠于自我的表现,深深地吸引到了我。曾自闭,但是,靠着画和文字的力量走了出来,暂时离开困惑自己的小世界,试图打开一条属于自己的与外界相连的特殊通道;她敢爱,从舒凡到那个德国人,再到荷西,没有不认真,相反,她的每一次投入都让我们感觉到她对自己内心的诚实和顺从。

  书上说是荷西带给了三毛自由和爱,确实如此,她是被我们羡慕的,从她从荷西的相识、结婚、相恋;从她的任性、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后有他陪。她的.荷西,她的撒哈拉,只有这两者共存时,三毛似乎才是真正的三毛,在广袤的沙漠中,似乎得到了内心应有的平静,对抗苛刻的环境,将生活打理的有条不紊,帮助有需要的人,有时大哭大笑,在成熟得像个大人时,又幼稚的像个孩子,坚强、勇敢、脆弱、啜泣。。。。。。这些都是三毛,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完完全全顺应自己,完完全全的自由,不被束缚的三毛。

  完全的顺从,完全的自由却衍变成了另一把枷锁,无形中束缚着她与这世界的沟通。荷西不幸溺水后,她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台湾,但再次看看她,同是一个人,在经历过一些事之后,被岁月打回原形。虽然也有工作,也有朋友,但失去荷西的她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带回的骆驼头骨和沙漠中别的旧物又有何用?她只能靠着碟仙这样虚无的东西来思念她的荷西。她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外界的一切开始敲打她的心,她无助,甚至无法痛哭,她已失去了所有力气,无法再次敞开灵魂。她再也走不出来了,即使是画和文字,这些曾打开她心门的东西也瞬间失去了魔力。1990年在四川的她,那些照片上的她,眼神透露出的除“惑”,什么也没有留下。

  人的生命有时像是被规划好的,终究要回归。起初就“惑”的她,在“流浪”的美好时光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之后,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孤独的宿命,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自己对话,安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范文   读后感   撒哈拉   心门   顺从   中人   沙漠   内心   文字   自由   故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