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Et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LaFl6che)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读后感《《谈谈方法》---读后感》。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范文   读后感   笛卡尔   方法   荷兰   法国   英国   资产阶级   怯懦   封建   道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