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小学习心得

  篇一:南师附小学习心得

  9月20日、21日两天,我们语文有幸在邓校长的带领下到南师附小学习。为期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先后聆听了四位著名特级教师精彩的示范课和讲座。在学习中让我领略了大师们的教学风采,感受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以前课堂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武琼老师的课,她的课没有刻意的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呈现在我们听课老师面前的是真实的、常态下的课,让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自然。也让我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朴素与扎实。武老师课堂上非常注重学生的需求,她把学生的需求当做教学的起点。(这一点在上课初读课文那个环节就能明显看出。她告诉学生自个读行,想跟别人读也行,全班一起读也可以。于是学生就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滋有味的读起来了。)她布置作业的的方式也很特殊——先用雨字头品学网,找出前面说到的几个带雨字头的字,再说一个新认识的字。说完后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新作业,学生很自然的给自己留新的作业——找两点水的字,找三点水的字。武老师的课上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她精巧而不露痕迹的问题设计,循循善诱又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教育名家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深厚功力。整堂课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武琼老师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和名家风范。

  她的讲座指出了识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很多教师重视了,但流于形式,没有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需求。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语言积累,语言和思维应互相促进。低年级的学生一定要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和知识积累相比前者更重要,孩子的一些习惯看起来是行为习惯,其实是思维习惯。我们作为教师上课应掌握小孩的认知发展规律。识字应尽量把字的音、形、义编在一起,变成大家能分享的,能记得住的。

  总之,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学习经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学方法,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

  篇二:北京清华附小学习心得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去北京学习的机会,虽然是短暂的两天但收获还是多的。现将从两个方面的汇报如下:

  听讲座和课后的感触

  5月8日上午8:30分,会议正式开始。北京市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李曜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分别致词,祝贺会议的召开。

  随后,备受小学教育瞩目的窦桂梅校长登上讲台,她说“小学语文组提交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语文立人”她激情澎湃而又深情的讲述自己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以及提出并践行“语文立人”的核心思想,当她讲到《怀念的秋天》,我的眼睛不禁的湿润了,我看了看周围的人也和我一样。

  接下来,是让我盼望已久的“高峰论坛” 环节,亲眼见到了很多的著名教育专家,令印象最深的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将小学课程教学的特点比喻为“顶灯”。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犹如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需要把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房间着亮,这就是小学教育的“顶灯

  效应”,而中学应该是分科教学,就像探照灯,帮助每个中学生走进具体的房间和学科。

  这些专家给我们分享了推广会的核心价值,对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主题教学以及窦桂梅嚣张本人的分析与认同。

  5月8日下午,我们听了清华附小两节数学整合课,北京市骨干教师、附小最具有影响力教师王丽星老师执教的《懂数学的“蝉”》,中学高级教师许淑一执教的《宇宙小子》,王丽星老师借助蝉的相关资料,将质数和蝉的联结点——质数,作为整个课程的中心,进行了一节数学与科学以及阅读的整合课程,整节课以质数这个联结点展开课堂教学。

  在听许淑一老师课的初始,我还以为是一节语文课,听课过半才发现是数学课。整节课以《宇宙小子》绘本故事为线索,通过让学生自主尝试、操作、发现这样动态的过程中理解了“十进制”。

  这两位老师都别有亲和力,用吴正宪老师的话说“他们就是课堂里的大孩子”。在课堂中还经常会说“你读懂了吗”、“你还能说点什么”、“谁读懂了她”等等这样话语,感觉那不是上课,就是很轻松的聊天,但又不想聊天那么散,反而显得紧然有序。他们的课还我的启发就是整节课不仅给学生 渗透了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还培养了他们学习 数学的兴趣。想到我自己的教学,就是在教知识,有时知识都教不会。数学思想、思维发展、学习兴趣很是缺乏。

  5月9日全天是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代表性经验分享以及专家叶澜教授和谢维和教授的点评,对于这些专家的理论,我很认真的听着,似懂非懂,多数觉得跟像我这样的一线教师的生活离得很远。但有一点还让记忆犹新,原来我肤浅的认为爱学生就是多关爱他们,没想到爱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知识,要有爱的情感,有爱的行为,有爱的能力,有爱的智慧。

  参观清华附小后的感触

  利用午餐时间,我游览了清华园,当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人们为什么那么仰慕清华,那里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举一动,无不让人喜欢。

  清华附小的每一个走廊,每一个窗台上都充满生机。每一幢楼、每一个走廊过道、教室门口都放满了各种盆栽,这让校园四季花香不断,生机盎然。窗台上、桌子上都摆满了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学生手工作品。

  走进清华附小,随处可看见书,这些书大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安置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室里黑板下的一块被忽视的地方,也被做成了书架式的一格一格放满了书。学校的“丁香书院”更是书香弥漫的地方,书刊杂志旁还写着这样的提示语:“欢饮老师随时索取”,书不怕丢,就怕不被翻动。我想打造书香校园首先氛围引领,其次师生共读。

  还参观了几个清华附小的班级,班级建设比我们学校丰

  富,有好多版块,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的是每个班级都一个版块是有关英语,还有一个板块就是数学的,在这个版块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数学好玩”。这里都是学生的作品:数学小报、数学单元等等。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每个班级在一个角落放着孩子们自己做的绘本,图文并茂,非常的生动,有数学故事,数学巧算等等,我想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在参观班级的.同时,很庆幸的遇到了一位清华附小的老师,于是我们一行人和他聊了很多,谈到他们的班级建设,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点点滴滴。谈话的句里行间感受到清华附小老师的那种敬业精神,让我望尘莫及,抬头仰视,发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好远好远,因为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团队很强大,很有凝聚力,就像电脑的启动程序,大家都在前进。要像他们学习那种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

  最后,我记下青砖墙上清华附小的愿望,让我们一起共勉:

  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

  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

  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尊严。

  篇三:川大附小学习心得——在春天里静待花开

  2016年3月21日,我和几位老师有幸来到川大附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短短的一周,让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感动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川大附小的时候就被绿树成荫、书香浓厚的优美环境深深吸引了,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每个过道里都有书吧,每个班级里都有图书角。想到在这如画境般的环境里学习、工作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春天里——校园环境

  到川大附小的第一天,我们有幸参加了由学生主持的《我爱春天 文明伴我行》主题升旗仪式。最感动的还是当国歌奏响后,无论孩子们正在做着什么,都是立刻停下来,朝国旗立正敬队礼。升旗仪式也一改陈旧的方式,由两个班级承担主题节目的演出。接下来徐校长就亲自带着我们熟悉了校园环境。以“儿童、学习、生活”为主题全面构建的学校文化环境。校园内“求真、从善、尚美、学活”校训浮雕柱,“徒步川大”和“七十二行”生活实践课程的巨幅烙铁画,都生动逼真地展现儿童的学习生活。聆听自然之声的艺术大厅、充满“儿童味、生活味、文化味”的三味书屋、古朴雅

  致的博弈栏、生机盎然的百合农场……让童心、童真、童趣在返璞归真的校园里自由生长。

  春天里——优质师资

  川大附小的教师们是一批业务精赞且基本功扎实的团队。

  就如我的跟岗老师赵老师,赵老师是名二年级的英语教师。她的课堂不仅灵活而且学生积极性高。赵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很多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英语活动,让我也感受到了学英语的乐趣。另外一位李老师的课堂上,有位学生没有及时做笔记,李老师只是说了句:“你那么爱惜自己的书,那我帮你收了哟!”伍老师的课堂也是让我获益匪浅。首先作为一名二年级的语文教师,伍老师的语言是很有亲和力的,抑扬顿挫。整堂课都能一直听到伍老师对孩子们的加油、鼓励,“乖乖,你很努力,我很喜欢”“XXX,跟上我们哟”“宝贝,你的感情真到位,都超过伍老师了”。我不禁在思考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相信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春天里——快乐英语

  3月22日下午,川大附小举行了

  “Oral English Talent Competition”2016年英语口语能力大赛。前期,四至六年级在各年级英语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班级、年级竞争,最终十四名选手走上了校级比赛的平台。

  我有幸全程参与本次活动的同时还担任了活动的评委。比赛模仿成都市历届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形式,十四名选手一一通过“自我介绍——故事创编——自由问答”三个环节展示口语能力、综合素养。三至六年级学校英语社团的学生观摩了比赛。

  通过班级、年级、校级比赛的开展,尤其是校级比赛的仪式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增强了选手的荣誉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达成了“不为参赛而参赛,广泛卷入快乐学习”的活动初衷。

  春天里——活力课堂

  川大附小的常态课都是非常的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课堂上能够经常感受到教师们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以及从学生出发的教育教学理念。老师们善于用故事、活动、激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小组合作也营造了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春天里——生命在于运动

  看到川大附小的作息时间和班级课表不禁会感叹孩子们的运动时间是多么充裕、运动项目是多么丰富。每天第一节课后就是长达四十分钟的快乐大课间,每周都有年段体锻课。运动项目有队列队形、广播操、自编操、长跑、接力、球类、社团、花样跳绳等等。最重要的是川大附小的孩子们

  一直在微雨天坚持运动。大雨天也不会在教室里偷懒,体育教师的自编操配上有节奏感的音乐,录成视频,学生在教室里也可以锻炼。可想而知孩子们的身体是有多棒啊! 春天里——教研魅力

  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川大附小徐校长带领的英语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依据二年级英语教师潘老师的课为主线,探讨二英语学习的重点、方法等。首先潘老师的课以听为切入点,英语教师以年级为单位探讨对这堂课的质疑、建议、分享好的做法。十分钟后,各年级派代表来分析潘老师的课。课堂层次分明,目标明确,操练环节从不会到会,语音教学体现明显,如果能完善活动设计会更好。徐校长的经验分享更让我获益匪浅。1、听的能力培养,从兴趣、策略方法入手。2、课堂主线突出,但是需要优化活动。二年级的英语课可以考虑小组合作,增加学生的关注度及活动的参与度。3、各年级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适合的English Garden作业设计,及相应的口语过关方案。教研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思维的碰撞,这更利于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春天里——天性般成长

  梦想在行动中成长·个性在生活中张扬。川大附小把教育从儿童出发的办学理念贯穿到了孩子们的学习中、生活中。在川大附小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做人、

  做大写的人。可以从寓意丰富的校徽、校歌中看出来。可以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看出来,当国歌奏响后,无论孩子们正在做着什么,都是立刻停下来,朝国旗立正敬队礼。可以从铃声听出来,代替传统的叮叮叮叮的是优雅的音乐。可以从微雨天坚持体育锻炼的孩子们看出来。可以从特色十足的管弦乐队看出来。可以从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书香四溢中看出来。可以从精心设计的博弈栏看出来。可以从可以从孩子们简单的上课问好看出来:“坐如钟、站如松、老师您好、同学你好”。可以从教师课堂上精巧的教学设计中看出来。可以从教师和孩子们的融洽相处看出来。可以从课堂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回答中看出来。可以从口语比赛中孩子们精彩的表现中看出来。就是从那么小的点滴里就可以看到在川大附小,学校将孩子们看作一朵百合花,根据他们成长的阶段,精心培育,静待花开。

  川大附小的学习让我想到一段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还没有开放,你就要想一想,他也许真是一棵铁树呢!他会开出更加炫丽的花朵,只要你有耐心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范文   心得体会   附小   清华   英语   学习心得   班级   课堂   春天   老师   数学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