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2021最新 高考作文满分范文

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桠上,在智慧的绿叶上,在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勤奋的印记!如果你想写一篇好作文,示范作文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品学网范文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考作文范文素材,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篇一】高考满分作文范文600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篇二】高考满分作文范文600

梭罗说,许多人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

曾经的我那么的想去逃避规则生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自以为是的说着高考还远青春还多就肆意挥霍时间。直到现实把无知的棱角渐渐磨平,失望让幼稚的心灵慢慢成长,挫折将冲动的自己变得理性。终于发现横冲直撞的自己原来走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遍体鳞伤。再回首也早已物是人非。现在想来,当时的我也许是有些后怕的吧,毕竟也只凭着一腔热血,等到热情耗尽悔意就油然而生。世事如同梦一场,人生几度秋雨凉?

“夜色黯然灯火阑珊生活还依然。”而有些事确实只有停下来才会看得更清楚,那些更加重要的事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力量,坚持一往无前的动力。远方,荒野里隐藏着的一个黑影向我越靠越近。让我惊慌甚至恐惧。而现在却不再想要去逃避。既然已经决定了去做的事,为什么要在精神上又逃避。我们都明白的是,高考,只能面对。

有人说年轻时不懂的道理,到了某个时刻会突然醍醐灌顶。不管彷徨了多久,浪费了多少时间,最终只用几个瞬间成长。经历了幼稚冲动才明白生活是终究不可能与众不同,我不过就是我。经历了浅薄无知才懂得只有羸弱的灵魂摆脱了那平静的绝望,才能快乐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阳。

经验说高三靠的是毅力而不是热情。确实,我们可以失望可以沮丧可以因为暂时的苦难流一流无法抑制的泪水但是不能绝望更不能放弃。就像那掉到水里的人,掉下来淹不死,一直呆着才会淹死,所以只能往前游,不停地游。绝对不能平静的呆在那里任凭水没过眼耳口鼻,一旦说着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的话绝望的放弃自己了,那么被淹死就是必然的。而光想不做,你永远也不能让时光倒流。

最后,愿平静的绝望中的人看到春风摇曳着的希望,愿为希望拼搏的人得以拥抱梦里的太阳。还留下的这段特别好的青春时光,愿我们都能够用来创造价值。

最后的最后,愿走过现在我们以后都会好。

【篇三】高考满分作文范文600

曾经,我们对饮于清辉之下,赏明月,共话婵娟;而如今,小学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颗死寂的星球。那么,再当你执起酒杯时,是否还有"但愿人长久"的忧情?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带来便利、知识的同时,也将我们仅剩的一点意象剥夺了。在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存一份谨慎之心,与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灵,徊徉于红尘的林徽因便是如此。当一位才华横溢的小生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诗歌,当一位才子手执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静静守候只为与你擦肩而过,敏感的心难道不曾为此动容?然而,爱情至美,青涩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终究会成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坚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个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不至于让徐志摩和自己都受伤。在这若既(即)若离的朦胧距离中,他们在对方眼中都变得更美好了。

张爱玲曾经说:"白的天上是一轮明月,而红的则是墙上的一滩蚊子血。红的成为了一朵红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饭米粒。"她这般说,自己也确有这般体会。曾经,她相信爱情,相信胡兰成,然而情感与空间距离的愈来愈近,却将两人都撕扯得体无完肤。距离的接近并没有给他们之间以丝毫的美感,反而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科技馆中,曾经保持着一份童真,对着美丽的蝴蝶有着无限的幻想的同学们是否依然有着对美的幻想?看过蝴蝶的翅膀结构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见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诗意,而只能联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结构了。

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之间的一尺距离,人与事之间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会在瞬间瓦解。

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你在我眼中更美。

以上就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讲解的高考作文素材的相关内容了,大家可以看到还是非常实用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更实用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范文   其他   个人写作   品学   微观   满分   高考作文   素材   事物   绝望   平静   蝴蝶   距离   天气   自然   科学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