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读后感1000字

  在课堂上经常听李老师提到艾略特的《荒原》,所以就为大家带来了荒原读后感

  荒原读后感1000字

  趁着周末的时间,去书店翻看了此书,《荒原》读后感。

  初读此书,不求甚解,却为其中奇幻瑰丽的意向所折服,遂到图书馆借了一本,细品慢酌。

  就其中的性欲、性的审美进行初探,本能欲望的冲动是不是审美?《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荒原》一诗的发表,在西方文坛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诗434 行,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奕”;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

  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暗示了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现代人类精神文化的死亡及拯救。

  就我读此诗的感觉,实在是晦涩难懂,读第一遍,除了觉得注释太多,诗太长以外,没有太多感觉。

  在我参考的论文中,艾略特认为:“诗歌,特别是20世纪的诗歌,不可能简单明了。”因此,晦涩难懂的标准是艾略特美学观的一部分。

  《荒原》又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现代西方文明世界是一个没有信仰、精神空虚、情欲泛滥、世态炎凉的荒芜原野,同时也象征要以宗教作为救世良方。

  在此,就《荒原》中的情欲泛滥做简单的美学探讨。

  在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虽说只有短短的10行,但是句句都寓意深刻。

  艾略特笔下的海,象征的是情欲之海,汹涌而至的情欲能够让人丧失理智,淹没其中。

  “火”也是欲望的象征,当无法控制的时候就会引起罪恶。

  在《荒原》里的圣杯传说中,也隐射了情欲,其中描绘的是萧索和虚无的景色,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欲望,让人感到不安和躁动。

  荒原之荒,根源在于鱼王身体之荒。

  要拯救荒原,必须寻找圣杯,医治渔王的疾病,使他从衰老和性无能中振作起来,读后感《《荒原》读后感》。

  艾略特受到弗雷泽的《金枝》这部人类学著作的重大影响,任何熟悉这部著作的.人会立刻识别诗中所提到的生殖仪式。

  我们还在诗中见证了沐浴在欲海中的男男女女:诸如在德国阿尔卑斯山度假的贵族男女,在伦敦家中百无聊赖的中产阶级夫妻,深受性问题和生育问题困扰的下层女性,像野兽一样到妓院寻欢作乐的斯温尼,交媾的银行职员和女打字员,邀请同志到宾馆过夜的同性恋商人等等,而这些又与神话中夜莺遭到强 奸的故事,以及瓦格纳歌剧中不该发生的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

  这可谓《荒原》中的欲望众生相。

  在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欲望的冲动表象,而有更深层次的宗教内涵,因为鄙人才疏学浅,无法解读透彻其中的宗教色彩。

  反而从这些欲望的表象中看出了审美的闪光点。

  在这些混乱的人物以及混乱的意象中,有着人性本能的欲望冲动,在其中我们能读出诗人的善恶的价值判断。

  具体说来,《荒原》第一章里,以先知铁瑞西斯的视角目睹了一个打字员和房产职员间的逢场作戏。

  他们的结合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生物本能上的。

  打字员是受害者也是罪人。

  她用“连衫裤”、“背心”以及“紧身胸衣”等来引诱意志薄弱的男人。

  在艾略特看来这种爱是不道德的,是恶的而非善的。

  我们只能从艾略特的诗中找出这些扭曲的男女情欲关系,有些仅仅是单纯的肉体上的冲动,如同动物延续后代的本能。

  在我看来,这种性欲冲动,本身就是赤 裸裸的审美的,倡导的是人性的解放。

  而艾略特在其中也尝试着探讨和解决如此的男女本能冲动,那就是宗教上的“Datta.Dayadhvam.Damyata”。

  这样的性欲冲动,不仅仅是审美的,还有更深社会学、宗教学的探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范文   读后感   荒原   艾略特   打字员   性欲   情欲   本能   象征   冲动   欲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