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志创刊发行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值此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求发展、并肩携手奔小康之际, 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地方文化期刊—— 杂志问世了。这是我市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全市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为建党82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 杂志创刊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创办杂志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自古被誉为“东国名地”、“礼义之邦”,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来, 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对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整理,去伪存真,并加以继承与发展,古为今用,意义重大而深远。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更期盼 文化在新世纪得到更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4月,寄托着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厚望的 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成立了,并在成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创刊发行 杂志。 杂志的创办,是学会同志克服困难、辛勤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 杂志,是地方文化研究学会宣传研究成果、展示文化精品、增强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必将成为 又一大媒体,载入 文化建设的史册。

创办 杂志,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地方先进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建设占有重要地位。“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做好继承与发展的文章。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创办的 杂志就承担起了宣传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媒介功能,一定会在建设先进文化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创办 杂志,对于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创办 杂志,为研究、传承 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搭建了平台,结束了我市没有综合性文化期刊的历史,填补了文化建设的一项空白,在潍坊是具有创造性的,在全国县级也是领先的。它必将很大程度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有效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维护和树立良好的文明城市形象。?

创办 杂志,对于推介 、发展 作用巨大。 三年实现“市内赶寿光、省内上位次、国内进百强”的奋斗目标,经济必须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这个发展,推介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杂志的创办,不仅弥补了我市对外宣传的不足,而且突破了原有媒体在对外宣传上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地宣传推介 ,让更多的人了解 、热爱 、投资 、发展 。

刚刚诞生,作为我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品牌和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块新阵地,它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认真抓好 的研读。 xx大报告把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民族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为综合性地方文化期刊, 杂志更是一本弘扬地方文化知识的“教科书”。研读 就是贯彻xx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也只有通过认真研读,才能真正掌握 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并在现实中进行正确的运用,从而实现其传授知识、武装头脑、宣传 、服务社会的价值。

二是,要切实抓好 杂志的宣传订阅。 的价值和功用是多方面的。市委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象关心自己一样关心和爱护她的成长,尤其是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办 的现实意义,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和重视。要切实抓好该刊的订阅工作,对 杂志的订阅数量,体现着一个地方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体现着对 杂志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程度,也体现着大家的工作力度。我相信,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各级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 杂志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人欢迎的优秀读物。

三是,要积极参与 杂志的创办工作。 办好 杂志,不仅是主办单位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因此,宣传、文化、史志、文物管理等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工作者,要立足本职,提供支持和便利;要开展文化研究,踊跃撰写稿件,保证刊物强大的生命力。要充分利用 杂志,大力宣传现代文化成果,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建设水平。我相信,有地方文化研究学会的辛勤劳动,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范文   演讲致辞   节日演讲   市地   杂志   文化建设   全社会   市政府   我市   市委   仪式   讲话   代表   地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