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温标》评课稿

  纵观这节课,我们不难发现有几个亮点:

  1、流程鲜明,条例清晰。从生活主观感知到学生发现问题,再到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到亲身体验制作温度计的方法。整个课堂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主观感知的不科学性到科学的测量方法,再到科学的测量仪器的形成。

  2、体现“教大于考”的物理教学,由于受到各种考试的影响,我们广大教师为考试而教,往往带有急躁的心理,对于教材的把握往往和中考联系起来,形成只教考的内容,而对于可学可不学的知识大致采用能不教就不教的措施。项老师不但教全部的内容而且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使教学更趋合理化,即从无刻度温度计到有刻度温度计再到现代的温度计。

  3、体现了“真的物理”。通过学生活动讨论,观察对比,猜想推理等几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处处体验科学的物理思想,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物理。

  需注意的地方:

  1、要切实了解教材,温度测量是测量的一部分,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测量的要素(单位和测量仪器)和测量仪器的基本要求(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所以学生对于物理量的测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不必在温度计的高温点和低温点花很长的时间。

  2、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渗透,温度的部分内容在六年级的科学中已学到过,如: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冰点、熔点、凝固点、温度计的使用等。所以,在这节课中起点是否在高一点。如在引入部分设置两个环节,一是四季的区别,二是让学生朗读四季的天气预报,最后引入课题。

  3、学会聆听学生表述。教师基本素养之一是聆听学生陈述,不要任意的打断学生的发言,学生在陈述每一次活动的过程是都背项老师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使一节好的课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如:学生在陈述温度计制作过程时,项老师插入他制作的温度计而且比学生更好的温度计,这难免使学生感到尴尬。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精细化设计。各环节的连接要精心设计,不要跳跃反复,如:课的前面讲到凭主观是无法科学感知温度,在课的中间部分温度计的出现有重复了这部分内容;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许多问题我没听清,不知学生听清了没。

  5、要注重学生的评价。这节课目的之一,通过温度计的制作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也就是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评价使学生能但是,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体现这一点,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范文   文秘知识   新闻报道   温标   温度   刻度   温度计   主观   测量   环节   物理   老师   科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